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6页 |
第一章 网络舆论“入侵”刑事司法现象 | 第6-7页 |
第二章 网络舆论“入侵”刑事司法的原因分析 | 第7-23页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分歧 | 第7-13页 |
一、 网络舆论对于主体身份的关注 | 第8-10页 |
二、 网络舆论对于犯罪动机的关注 | 第10-12页 |
三、 网络舆论对于法律后果的评价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权利诉求的侵入性 | 第13-18页 |
一、 寻求真相 | 第13-14页 |
二、 表达诉求 | 第14-16页 |
三、 宣泄情绪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特点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司法公信力缺失 | 第19-23页 |
一、 司法独立性的缺失 | 第19-21页 |
二、 案件处理的不确定性 | 第21-22页 |
三、 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形象的缺失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刑事司法机关的底线坚守 | 第23-26页 |
第一节 对于价值取向的坚持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对于合法性的坚持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刑事司法机关面对网络舆论的退让原则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向网络舆论压力让步的几种情况 | 第26-30页 |
一、 对于现有法律规定上有空白的情况 | 第27-28页 |
二、 对于现有多项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和矛盾的情况 | 第28-29页 |
三、 对于现有刑事法律适用结果与“法律之外的正义观”严重背离的情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向网络舆论压力让步的原则 | 第30-33页 |
一、 在司法人员自由裁量的范围内让步 | 第30页 |
二、 对于网络舆论要求从轻处理的,可以考虑退让 | 第30-31页 |
三、 对于网络舆论要求从重处理的,不可轻易退让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刑事司法机关应对网络舆论的几点设想 | 第33-36页 |
第一节 建立专门的舆论应对渠道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借助网络舆论力量强化司法独立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