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意识及其培育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2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 公民意识及其与和谐社会的关联第14-20页
 (一) 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第14-17页
  1.公民意识的内涵第14-15页
  2.和谐社会的内涵第15-17页
 (二) 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关联第17-20页
  1. 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第17-18页
  2. 和谐社会建设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社会环境条件第18-20页
二、 我国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影响第20-30页
 (一) 我国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1.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第20-21页
  2. 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第21-22页
  3. 民主意识比较淡薄第22-23页
  4. 公德意识亟待加强第23页
  5.主体意识相对缺乏第23-24页
 (二) 我国公民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4-27页
  1.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第24-25页
  2. 公民权利机制不健全第25页
  3. 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第25-27页
  4. 公民社会的发展不够成熟第27页
 (三) 公民意识存在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第27-30页
  1. 不利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第27-28页
  2. 不利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第28页
  3. 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28-30页
三、 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培育第30-41页
 (一) 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内容第30-33页
  1. 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第30页
  2. 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意识培育的内容第30-33页
 (二) 和谐社会背景下公民意识培育的实施策略第33-41页
  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夯实公民意识培育的经济基础第33-35页
  2. 健全公民权利机制,坚固公民意识培育的政治保障第35-36页
  3. 加强政治文化建设,营造公民意识培育的文化氛围第36-39页
  4. 构建公民社会,改善培育公民意识的社会土壤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政治参与研究--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下一篇:发展我国先进军事文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