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强制缔约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强制缔约的理论沿革第11-17页
 第一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第11-13页
  一、 契约自由的产生及其意义第11-12页
  二、 契约正义对契约自由的修正第12-13页
 第二节 关于强制缔约合理性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 国家干预经济的客观要求第13页
  二、 法律限制契约自由的法理基础第13-17页
   (一)道德的法律强制说第14页
   (二)米尔原则说第14-15页
   (三)法律家长主义说第15页
   (四)冒犯原则说第15-17页
第二章 强制缔约的理论基础及其适用第17-29页
 第一节 强制缔约的概念、类型及功能第17-22页
  一、 强制缔约的概念第17-18页
  二、 强制缔约的类型第18-21页
   (一)公法上的强制缔约和私法上的强制缔约第18-19页
   (二)直接强制缔约和间接强制缔约第19-20页
   (三)绝对强制缔约和为相对强制缔约第20-21页
  三、 强制缔约的制度功能第21-22页
   (一)价值功能第21页
   (二)社会功能第21-22页
   (三)法律功能第22页
 第二节 关于强制缔约的适用要件第22-29页
  一、 概说第23-24页
  二、 要约的合理性限制第24-26页
   (一)关于要约内容限制的内涵第24页
   (二)台湾地区相关立法第24-25页
   (三)日本相关立法第25-26页
   (四)小结第26页
  三、 强制承诺期间的合理性限制第26-29页
   (一)承诺期间的内涵第26页
   (二)俄罗斯相关立法第26-27页
   (三)埃塞俄比亚相关立法第27页
   (四)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民事责任第29-35页
 第一节 强制缔约民事责任的性质第29-33页
  一、 概述第29-30页
  二、 关于强制缔约民事责任性质的争论第30-31页
  三、 小结第31-33页
 第二节 强制缔约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及赔偿范围第33-35页
  一、 强制缔约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第33-34页
   (一)损害赔偿第33页
   (二)强制缔约第33-34页
  二、 强制缔约义务人赔偿的范围第34-35页
   (一)信赖利益损失第34页
   (二)固有利益损失第34-35页
第四章 我国对强制缔约的规定及其完善建议第35-42页
 第一节 在我国对强制缔约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一、 立法现状第35-36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一)强制缔约适用的范围过窄第36页
   (二)强制缔约缺乏原则性规定第36-37页
   (三)强制缔约民事责任规范缺位第37页
 第二节 完善强制缔约立法的建议第37-42页
  一、 从主体上扩大强制缔约的适用范围第37-40页
   (一)基于公共利益需求——公用事业经营者第38-39页
   (二)基于公民生命、健康权利需求——医疗机构第39页
   (三)基于公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秩序的需求第39-40页
  二、 修订强制缔约的一般性条款第40-41页
  三、 引入强制缔约的民事责任机制第41页
  四、 明确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附随义务第41-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7-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区矫正的主体问题研究
下一篇: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