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的无人机综合仿真设备软件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无人机综合测试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1-13页 |
| ·基于组态的 ITF 软件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 ·组态软件及特点 | 第13-14页 |
| ·基于组态的 ITF 软件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ITF 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第17-25页 |
| ·ITF 软件特点 | 第17-18页 |
| ·ITF 软件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 ·功能需求 | 第18页 |
| ·其他需求 | 第18-19页 |
| ·总体设计 | 第19-24页 |
| ·整体架构和设计思想 | 第20-23页 |
| ·功能系统划分 | 第23-24页 |
| ·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界面组态子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第25-47页 |
| ·图形组态的基本设计思想 | 第25-26页 |
| ·图形组态系统的设计 | 第26-28页 |
| ·工厂模式 | 第26-27页 |
| ·基于工厂模式的类设计 | 第27-28页 |
| ·图形组态系统的框架 | 第28-30页 |
| ·图形组态系统的实现 | 第30-39页 |
| ·面向对象的图元的类实现 | 第30-31页 |
| ·图形生成模块的实现 | 第31-38页 |
| ·动画连接子模块 | 第38-39页 |
| ·故障注入组态 | 第39-46页 |
| ·通用故障注入控制控件 | 第40-42页 |
| ·DO 故障注入控件 | 第42-43页 |
| ·BIT 位故障注入控件 | 第43-44页 |
| ·VAR 故障注入控件 | 第44-45页 |
| ·表行为故障注入控件 | 第45页 |
| ·AC 延迟故障注入控件 | 第45页 |
| ·组合故障注入控件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子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第47-61页 |
| ·ITF 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 ·ITF 数据处理子系统框架 | 第48页 |
| ·ITF 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实现 | 第48-59页 |
| ·协议处理层 | 第48-55页 |
| ·协议信息层 | 第55-58页 |
| ·信息剖面层 | 第58页 |
| ·输入输出缓冲层 | 第58-59页 |
| ·实时运行层 | 第59页 |
| ·试验构型层 | 第59页 |
| ·本章总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驱动子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第61-71页 |
| ·串口驱动 | 第61-68页 |
| ·基于完成端口的串口驱动 | 第61-65页 |
| ·串口驱动的实现 | 第65-68页 |
| ·PCI 驱动 | 第68-69页 |
| ·反射内存驱动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ITF 功能测试及验证 | 第71-83页 |
| ·静态测试 | 第72-75页 |
| ·静态测试框架 | 第72页 |
| ·静态测试内容 | 第72-74页 |
| ·静态测试中解决的问题 | 第74-75页 |
| ·闭环测试 | 第75-78页 |
| ·闭环测试框架 | 第75-76页 |
| ·闭环测试内容 | 第76-77页 |
| ·闭环测试中解决的问题 | 第77-78页 |
| ·半实物测试 | 第78-81页 |
| ·半物理测试框架及内容 | 第78-80页 |
| ·半物理测试中解决的问题 | 第80-81页 |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本文总结 | 第83-84页 |
| ·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