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独立董事制度以及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独立董事制度相关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独立董事的概念 | 第17-18页 |
·独立董事的作用 | 第18-19页 |
·财务报告舞弊相关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 | 第19-20页 |
·财务报告舞弊的危害 | 第20-21页 |
·相关的理论依据概述 | 第21-23页 |
·从人的有限性的角度 | 第21页 |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 | 第21页 |
·从激励约束理论的角度 | 第21-22页 |
·从博弈论的角度 | 第22-23页 |
3 独立董事制度对财务报告舞弊影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第23-27页 |
·独立董事制度对财务报告舞弊影响的现状 | 第23-24页 |
·独立董事制度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第24-27页 |
·独立董事比例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第24-25页 |
·独立董事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第25页 |
·独立董事年龄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第25页 |
·独立董事年薪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第25-26页 |
·独立董事任期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第26页 |
·独立董事知识结构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 第26-27页 |
4 独立董事制度对财务报告舞弊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7-40页 |
·本文的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28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28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28页 |
·研究方法说明 | 第28页 |
·变量定义 | 第28-30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29页 |
·解释变量 | 第29页 |
·控制变量 | 第29-30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30-31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1-36页 |
·相关性验证 | 第36-40页 |
5 基于独立董事制度规避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适当提高独立董事比例 | 第40页 |
·增强独立董事主人翁意识 | 第40-41页 |
·聘用年龄结构合理的独立董事 | 第41页 |
·给予多种形式的薪酬发放 | 第41-42页 |
·恰当延长任职期限 | 第42-43页 |
·合理配备独立董事人员专业构成 | 第43-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