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电源系统论文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0页
插图清单第10-12页
表格清单第12-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4页
   ·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发展概述第13-16页
     ·电动汽车发展概况第13-14页
     ·动力电池发展概述第14-16页
   ·电池测试方法的现状第16-17页
     ·国外发展概况第16-17页
     ·国内发展概况第17页
   ·SOC 估算方法第17-22页
     ·电量累积法(安时法)第18页
     ·端电压法第18-19页
     ·内阻法第19-20页
     ·卡尔曼滤波法第20-22页
     ·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的方法第22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动力电池特性及测试方法第24-36页
   ·动力电池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第24-26页
     ·动力电池的主要评价指标第24-25页
     ·动力电池放电量的影响因素第25-26页
   ·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第26页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测试方法第26-35页
     ·准备核查阶段第28页
     ·性能测试阶段第28-35页
       ·恒流放电测试第28页
       ·峰值功率测试第28-30页
       ·变功率放电测试第30-32页
       ·不同放电深度下的放电能力测试第32页
       ·循环工况测试第32-34页
       ·特殊性能测试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磷酸铁锂电池组及实验设备第36-52页
   ·实验对象第36-41页
     ·实验电池组的管理系统第36-38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38-39页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第39-41页
   ·实验设备第41-51页
     ·电源控制系统(PEC)第43-44页
     ·程序设计模块简介第44-51页
       ·赋值模块第45-46页
       ·结构模块第46-48页
       ·用户信息模块第48-49页
       ·平行模块第49页
       ·唤醒模块第49-50页
       ·电池状态控制模块第50页
       ·等待模块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动力电池性能的测试分析第52-58页
   ·恒流放电测试第52-54页
   ·不同放电深度下的放电能力测试第54-55页
   ·循环工况测试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电池组 SOC 的神经网络估算研究第58-67页
   ·BP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第58-59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第59-64页
   ·实验部分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总结第67页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燃气ECU的开发
下一篇:面向EGR阀位置传感器的自动烧录与检测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