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雨水和云雾水的化学元素特征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创新及特色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 第18-27页 |
·采样 | 第18-22页 |
·采样点 | 第18-19页 |
·采样仪器 | 第19-20页 |
·采样时间 | 第20-22页 |
·预处理及化学分析 | 第22页 |
·pH测定及样品保存 | 第22页 |
·化学分析 | 第22页 |
·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22-23页 |
·采样器的清洗 | 第22-23页 |
·试验空白 | 第23页 |
·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应用软件 | 第23-27页 |
·浓度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24页 |
·主因子分析 | 第24页 |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 | 第24-25页 |
·后推气流轨迹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雨水中化学元素的特征分析 | 第27-37页 |
·庐山雨水酸度 | 第27-30页 |
·pH值分布情况 | 第27-28页 |
·庐山雨水酸度与国内外其他站点对比 | 第28-30页 |
·庐山雨水的化学元素特征 | 第30-33页 |
·庐山雨水的化学元素组成 | 第30-31页 |
·庐山雨水痕量元素浓度与国内外其他站点对比 | 第31-33页 |
·雨水中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雨水中元素来源的主因子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云雾水中化学元素的特征分析 | 第37-53页 |
·庐山云雾水酸度 | 第37-40页 |
·pH值分布情况 | 第37-38页 |
·庐山云雾水pH与国内外其他站点对比 | 第38-40页 |
·庐山云雾水中化学元素的特征 | 第40-47页 |
·庐山云雾水的化学元素组成 | 第40-44页 |
·庐山云雾中痕量元素浓度与国内外其他站点对比 | 第44-47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pH与元素浓度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47页 |
·云雾水中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云雾水中元素来源的正交矩阵因子分析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雨水与云雾水中的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第53-61页 |
·庐山雨水和云雾水中化学元素特征的比较 | 第53-54页 |
·雨雾同时发生 | 第54-58页 |
·元素特征的比较 | 第54-56页 |
·雨雾中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57页 |
·特例分析 | 第57-58页 |
·不同情况下云雾水的化学特征比较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大气传输对云雾水中元素浓度的影响 | 第61-66页 |
·后推气流轨迹 | 第61-62页 |
·云雾水中元素的来源分析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7章 总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