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日记》涉及书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生平及书法蒙学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郑孝胥生平简介 | 第11页 |
第二节 郑孝胥书法的家学渊源 | 第11-15页 |
第二章 郑孝胥书法风格解析 | 第15-27页 |
第一节 清代碑学书法的流变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清代碑学的审美意旨 | 第18-21页 |
第三节 郑孝胥的书风 | 第21-27页 |
第三章 郑孝胥的书法临摹与创作 | 第27-37页 |
第一节 郑孝胥临摹对象的统计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郑孝胥的临摹方法及标准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郑孝胥创作数量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节 书法创作频率的分析 | 第33-37页 |
第四章 郑孝胥对书写工具及材料的选择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笔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墨 | 第40-42页 |
第三节 纸 | 第42-43页 |
第四节 砚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郑孝胥日记》论书的分析 | 第45-53页 |
第一节 技法论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书体论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品评论 | 第49-51页 |
第四节 篆刻论 | 第51-53页 |
第六章 郑孝胥与主要几位书法大家的交往 | 第53-61页 |
第一节 与沈曾植的交往 | 第53-55页 |
第二节 与康有为的交往 | 第55-56页 |
第三节 与吴昌硕的交往 | 第56-58页 |
第四节 与曾熙、李瑞清、罗振玉的交往 | 第58-61页 |
第七章 郑孝胥书法的影响与价值 | 第61-65页 |
第一节 郑孝胥书法的影响与传播 | 第61-62页 |
第二节 郑孝胥书法的价值 | 第62-65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