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 网络舆论监督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二) 政府形象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网络舆论监督概述 | 第18-24页 |
一、我国网络社会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一) 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二) 不可忽视的网络舆论力量 | 第19页 |
二、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一) 网络舆论监督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进程 | 第20-21页 |
(三)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舆论监督的区别 | 第21-23页 |
三、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事件的传播路径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媒介形象概述 | 第24-32页 |
一、政府媒介形象的含义 | 第24-26页 |
(一) 政府形象的界定 | 第24-25页 |
(二) 政府媒介形象的含义 | 第25页 |
(三) 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的意义 | 第25-26页 |
二、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概况 | 第26-29页 |
(一) 当前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二) 影响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的因素 | 第27-29页 |
三、网络舆论监督对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的影响 | 第29-32页 |
(一) 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面临挑战 | 第29-30页 |
(二) 网络舆论监督对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要素分析 | 第32-45页 |
一、2009-2010 年网络舆论监督热点事件概述 | 第32-38页 |
(一) 2009-2010 年网络舆论监督热点事件回顾 | 第32-33页 |
(二) 网络舆论监督热点事件分析扫描 | 第33-38页 |
二、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要素分析 | 第38-45页 |
(一) 传播主体分析 | 第38-39页 |
(二) 传播内容分析 | 第39-40页 |
(三) 传播渠道分析 | 第40-41页 |
(四) 传播受众分析 | 第41-43页 |
(五) 传播效果与反馈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策略 | 第45-56页 |
一、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的基本原则 | 第45-47页 |
(一) 主动承担责任原则 | 第45页 |
(二) 信息公开透明原则 | 第45-46页 |
(三) 真诚平等对话原则 | 第46页 |
(四) 积极设置议题原则 | 第46页 |
(五) 提升现实形象原则 | 第46-47页 |
二、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媒介形象传播策略思考 | 第47-56页 |
(一) 传播主体主动应对公众舆论策略 | 第47-49页 |
(二) 传播内容选择策略 | 第49-51页 |
(三) 传播渠道选择策略 | 第51-53页 |
(四) 传播效果监测与评估策略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