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的β-二亚胺钛、铬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及乙烯与环烯烃共聚性能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引言第11页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第11-14页
     ·Ziegler-Natta 催化剂第11-12页
     ·茂金属催化剂第12-13页
     ·非茂金属催化剂第13-14页
   ·非茂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4-25页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第14-20页
       ·[O,O]类配合物第14-15页
       ·[N,N]类配合物第15-18页
       ·[N,O]类配合物第18-20页
     ·非茂中过渡金属催化剂第20-21页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第21-24页
     ·a-烯烃与环烯烃共聚催化剂进展第24-25页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及基本思路第25-27页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第25-26页
     ·基本思路第26-27页
第二章 β-二亚胺钛配合物催化乙烯与环烯烃共聚第27-43页
   ·引言第27-28页
   ·实验部分第28-32页
     ·试剂及仪器第28-29页
     ·含氟的β-二亚胺配体的合成第29-30页
     ·含氟的β-二亚胺钛配合物的合成第30-32页
     ·乙烯与环烯烯烃共聚第32页
     ·产物的表征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含氟的β-二亚胺钛配合物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烃共聚第32-38页
       ·共聚物的结构分析第33-35页
       ·配合物结构的影响第35页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35-38页
         ·降冰片烯用量的影响第35-37页
         ·MMAO 的影响第37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7-38页
     ·β-二亚胺钛配合物催化乙烯与环戊烯共聚第38-41页
       ·配合物结构的影响第39页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39-41页
         ·环戊烯烯浓度的影响第39-40页
         ·MMAO 的影响第40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0-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β-二亚胺铬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第43-53页
   ·前言第43-44页
   ·实验部分第44-47页
     ·试剂及仪器第44页
     ·产物的表征第44-45页
     ·β-二亚胺铬配合物的制备第45-47页
       ·CrC13(THF)3 的合成第45页
       ·含氟的β-二亚胺配体的合成第45-46页
       ·含氟的β-二亚胺铬配合物的合成第46-47页
     ·常压乙烯聚合实验第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β-二亚胺铬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第47-48页
     ·配合物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49-52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9-50页
       ·助催化剂MMAO 的影响第50-51页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β-酮亚胺及桥连β-酮亚胺配体的合成第53-63页
   ·引言第53-54页
   ·实验部分第54-59页
     ·试剂及仪器第54-55页
     ·试剂处理第55页
     ·实验合成部分第55-59页
       ·含氟的β-酮亚胺的合成第55-56页
       ·二溴对二甲苯的合成第56-57页
       ·1,4-二(2,2-二丙酮乙烷基)苯制备第57页
       ·桥联含氟的β-酮亚胺配体的合成第57-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1页
     ·β-烯胺酮微波合成法第59-60页
     ·桥联β-酮亚胺配体的合成第60-61页
   ·小结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核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尿素水解的催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SBA-15分子筛负载纳米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CO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