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核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尿素水解的催化活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的提出第13-19页
   ·脲酶的结构与性质第13-14页
     ·脲酶的存在与发现第13页
     ·脲酶的结构,性质及研究情况第13-14页
   ·脲酶的应用第14-17页
     ·医疗诊断方面的应用第14-15页
     ·工业催化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第16页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第16-17页
   ·尿酶的模拟研究与发展概况第17页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N,N’-二水杨酰基乙二酰肼及其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及对尿素水解的催化活性研究第19-51页
   ·合成路线第19页
     ·N,N’-二水杨酰基乙二酰肼的合成路线图第19页
   ·实验部分第19-21页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19-20页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20页
     ·N,N’-二水杨酰基乙二酰肼的合成第20-21页
       ·水杨酰肼的合成第20页
       ·N,N’-二水杨酰基乙二酰肼的合成第20-21页
     ·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21页
   ·X-Ray 晶体结构测定第2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40页
     ·晶体的制备第22-23页
     ·红外光谱归属第23页
     ·核磁共振谱分析第23页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23-40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的尿素水解催化活性研究第40-50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的尿素水解催化活性测定方法第41-43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实验步骤第42-43页
     ·铵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3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活力的测定第43-44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Km 值测定第44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最佳pH 值的测定第44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最适温度的测定第44-45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的热稳定性的测定第4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铵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5-46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活力的测定结果及讨论第46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Km 值的测定结果讨论第46-47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最佳pH值的测定结果和讨论第47-48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最适温度测定结果讨论第48-49页
       ·[Ni_6(C_(16)H_8N_4O_6)_2(C_5H_5N)_6(C_3H_7NO)(H_2O)]·3H_2O 的热稳定性的结果与讨论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第3章 N,N’-二(5-氯水杨酰基)乙二酰肼及其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及对尿素水解的催化活性研究第51-71页
   ·合成路线第51-52页
     ·N-草酰二(5-氯基)水杨酰肼酰合成路线图第51-52页
   ·实验部分第52-54页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52页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52页
     ·N,N’-二(5-氯水杨酰基)乙二酰肼的合成第52-53页
     ·N,N’-二(5-氯水杨酰基)乙二酰肼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53-54页
   ·X-Ray 晶体结构测定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4页
     ·晶体的制备第55页
     ·红外光谱归属第55页
     ·核磁共振谱分析第55-56页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56-64页
   ·[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对尿素水解的催化活性研究第64-69页
     ·[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对尿素水解的催化活性测定方法第64-65页
       ·实验方法第64-65页
       ·实验比色波长选择依据第6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69页
       ·铵离子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5页
       ·配合物[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活力的测定结果及讨论第65-66页
       ·[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Km 值的测定结果讨论第66-67页
       ·配合物[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最佳pH 值的测定结果和讨论第67页
       ·配合物[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最适温度的测定结果讨论第67-68页
       ·配合物[Ni_6(C_(16)H_6N_4O_6C_(12))_2(C_5H_5N)_6(H_2O)_2]·2H_2O 的热稳定性的结果与讨论第68-69页
   ·结束语第69-71页
第4章 2-氧代-2-(5-溴水杨酰肼基)乙酸乙酯及其 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体结构及对尿素水解催化活性研究第71-89页
   ·合成路线第71-72页
     ·2-氧代-2-(5-溴水杨酰肼基)乙酸乙酯的合成第71-72页
   ·实验部分第72-74页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72页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72页
     ·2-氧代-2-(5-溴水杨酰肼基)乙酸乙酯的合成第72-73页
       ·5-溴水杨酸甲酯的合成第72页
       ·5-溴水杨酰肼的合成第72-73页
       ·2-氧代-2-(5-溴水杨酰肼基)乙酸乙酯的合成第73页
     ·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73-74页
   ·X-Ray 晶体结构测定第74-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2页
     ·晶体的制备第75页
     ·红外光谱归属第75-76页
     ·核磁共振谱分析第76页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76-82页
   ·[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对尿素水解催化活性研究第82-88页
     ·[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对尿素水解催化活性测定方法第82页
       ·实验方法第82页
       ·实验比色波长选择依据第82页
     ·铵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2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活力的测定第82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Km 值测定第82-83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最佳pH 值的测定第83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最适温度的测定第83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的热稳定性的测定第83-8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4-88页
       ·铵离子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4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活力的测定结果及讨论第84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Km 值的测定结果讨论第84-85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最佳pH 值的测定结果和讨论第85-86页
       ·配合物[Ni_3(C_(11)H_8N_2O_5Br)_2(C_5H_5N)_4]最适温度的测定结果讨论第86-87页
       ·2-氧代-2-(5-溴水杨酰肼基)乙酸乙酯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的结果与讨论第87-88页
   ·结束语第88-89页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联型聚合物负载铂纳米簇催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探索研究
下一篇:新型的β-二亚胺钛、铬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及乙烯与环烯烃共聚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