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绿色施工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绿色施工理论研究 | 第15-33页 |
·绿色生产的理论研究 | 第15-21页 |
·绿色生产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绿色生产的定义 | 第15-17页 |
·绿色生产的内涵 | 第17-18页 |
·绿色生产的特征 | 第18-19页 |
·绿色生产与清洁生产 | 第19-20页 |
·绿色生产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绿色生产理念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21-24页 |
·绿色制造 | 第21-23页 |
·绿色生产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 第23-24页 |
·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的定义 | 第24-31页 |
·绿色施工概念的提出 | 第24-25页 |
·绿色施工的内涵 | 第25-26页 |
·绿色施工的内容及原则 | 第26-27页 |
·绿色施工的特征 | 第27-28页 |
·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 | 第28-29页 |
·绿色施工的支撑技术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现状及推广策略分析 | 第33-59页 |
·绿色施工的效益分析 | 第33-40页 |
·基于宏观层面的效益分析 | 第33-37页 |
·基于施工企业的效益分析 | 第37-39页 |
·基于房地产企业的效益分析 | 第39-40页 |
·基于社会公众的效益分析 | 第40页 |
·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40-46页 |
·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 | 第41-43页 |
·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我国绿色施工的推广策略分析 | 第46-58页 |
·绿色施工参与各方的作用分析 | 第46-48页 |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推广策略分析 | 第48-52页 |
·基于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现状的推广策略分析 | 第52-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9-85页 |
·综合评价理论 | 第59-62页 |
·综合评价的含义 | 第59-60页 |
·综合评价的原则 | 第60页 |
·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60-61页 |
·综合评价的方法 | 第61-62页 |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62-73页 |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 第62-66页 |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 第66-70页 |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70-73页 |
·构建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 | 第73-84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第73-74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74-75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第75-77页 |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7-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5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绿色施工评价 | 第85-11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及改进 | 第85-9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介绍 | 第85-8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 第86-90页 |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实骤 | 第90-92页 |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 | 第92-107页 |
·建立因素集 | 第92页 |
·建立权重集 | 第92-98页 |
·建立评判集 | 第98-106页 |
·单因素模糊评判 | 第106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106-107页 |
·确定最终评价结果 | 第107页 |
·评价算例 | 第107-113页 |
·工程概况 | 第107-109页 |
·模拟评价 | 第109-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5页 |
·展望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附录 | 第123-129页 |
附录A:作者攻硕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3-124页 |
附录B:绿色施工评价的各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124-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