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股道运用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客运站股道运用技术作业分析 | 第25-35页 |
·股道运用技术作业过程分析 | 第25-30页 |
·旅客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分析 | 第25-26页 |
·客车车底取送作业过程分析 | 第26-28页 |
·行车和调车作业活动分析 | 第28-29页 |
·股道运用技术作业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股道运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股道运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车底取送作业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股道运用现状总体分析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客运站股道运用计划自动编制方法 | 第35-58页 |
·问题描述 | 第35-39页 |
·股道运用计划自动编制优化问题 | 第35-37页 |
·股道运用计划自动编制排序问题 | 第37-39页 |
·股道运用计划自动编制排序模型构建 | 第39-44页 |
·股道运用优化问题的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44-51页 |
·股道运用计划自动编制优化算法设计 | 第51-54页 |
·股道运用原始算法 | 第52-53页 |
·解改进优化策略 | 第53-54页 |
·股道运用计划编制柔性问题 | 第54-55页 |
·基于排序的股道运用柔性模型 | 第54-55页 |
·股道运用柔性算法 | 第55页 |
·实例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客技站车底作业计划自动编制方法 | 第58-92页 |
·问题描述 | 第58-63页 |
·车底作业计划自动编制优化问题 | 第58-60页 |
·车底作业计划自动编制排序问题 | 第60-63页 |
·车底作业计划自动编制排序问题 | 第63-77页 |
·客车车底取送模型 | 第64-68页 |
·车底停留线运用模型 | 第68-71页 |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71-74页 |
·算法设计 | 第74-77页 |
·客车车底作业耦合窗时排序问题 | 第77-86页 |
·车底停靠窗时排序模型 | 第77-81页 |
·调车作业窗时排序模型 | 第81-82页 |
·车底取送耦合窗时排序模型 | 第82-84页 |
·算法设计 | 第84-86页 |
·实例 | 第86-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基于耦合的股道运用实时调整方法 | 第92-114页 |
·问题描述 | 第92-95页 |
·行车与调车作业协调问题 | 第92-93页 |
·股道运用实时调整优化问题 | 第93-95页 |
·股道运用耦合窗时排序问题 | 第95-106页 |
·股道运用窗时排序模型 | 第95-101页 |
·股道运用耦合窗时排序模型 | 第101-104页 |
·自律优化算法 | 第104-106页 |
·实时调整耦合窗时排序问题 | 第106-109页 |
·实时调整耦合窗时排序模型 | 第106-108页 |
·三步算法 | 第108-109页 |
·实例 | 第109-113页 |
·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客运站股道运用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114-141页 |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 第114-116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14-116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116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16-120页 |
·系统数据组织 | 第120-125页 |
·系统结构与功能 | 第125-129页 |
·系统结构与功能 | 第125-127页 |
·系统设计特征 | 第127-129页 |
·系统实现 | 第129-140页 |
·背景站概述 | 第129-133页 |
·系统工作界面 | 第133-135页 |
·系统实现方法 | 第135-140页 |
·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41-144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6页 |
附录 客运站站场布置示意图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1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