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40页 |
·生态地质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研究 | 第15-19页 |
·生物传输作用的研究 | 第19-20页 |
·历史时期海鸟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 | 第20-22页 |
·海鸟古食谱(捕食行为)的研究 | 第22-24页 |
·南海古海洋环境研究 | 第24-26页 |
·南海珊瑚岛屿的生态研究 | 第26-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0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40-4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40-42页 |
·研究目标 | 第42-43页 |
·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 | 第48-60页 |
·南海概况 | 第48-50页 |
·西沙群岛概况 | 第50-53页 |
·样品采集 | 第53-55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55-56页 |
·分析方法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第4章 放射性核素的环境特征和年代学意义 | 第60-74页 |
·~(210)Pb-~(137)Cs高分辨率定年在西沙群岛的应用 | 第60-67页 |
·~(14)C年代学与代表性沉积剖面的年代学建立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5章 西沙群岛粪土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 第74-90页 |
·西沙各岛粪土层沉积物物源组成的变化过程 | 第74-79页 |
·粪土层沉积物中海鸟标型元素的识别 | 第79-82页 |
·海鸟活动和植被发育对沉积物特性的改造 | 第82-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第6章 过去2200年甘泉岛海鸟数量恢复 | 第90-100页 |
·过去2200年甘泉岛海鸟数量变化记录重建 | 第90-92页 |
·西沙群岛海鸟生态深化规律 | 第92-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第7章 过去1000年海鸟数量变化原因分析 | 第100-118页 |
·反射光谱 恢复海鸟数量的新方法 | 第100-105页 |
·海鸟数量变化原因分析 | 第105-113页 |
·小结 | 第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8页 |
第8章 过去2000年西沙海鸟食谱的同位素记录 | 第118-130页 |
·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简介 | 第118页 |
·骨胶原样品C、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118-119页 |
·广金岛、晋卿岛过去1000年海鸟食谱记录 | 第119-123页 |
·甘泉岛过去2000年海鸟食谱记录 | 第123-127页 |
·小结 | 第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
第9章 西沙附近海域过去1000年海洋生产力记录恢复 | 第130-144页 |
·背景介绍 | 第130页 |
·鸟粪颗粒中的Cd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 第130-136页 |
·太阳活动、东亚季风、海洋生产力和海鸟数量之间的潜在关联 | 第136-139页 |
·小结 | 第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第10章 人类活动在海鸟粪土层中的记录 | 第144-176页 |
·广金岛蛋壳中700年Hg记录 | 第144-151页 |
·中国南海永乐群岛鸟粪土沉积层中Hg沉降记录 | 第151-159页 |
·西沙永乐群岛近400年来黑碳沉降记录及环境意义 | 第159-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6页 |
第11章 提取鸟粪颗粒古DNA分子的初步研究 | 第176-188页 |
·气候变化与生物进化 | 第176页 |
·古DNA研究 | 第176-178页 |
·西沙鸟粪颗粒中古DNA的提取 | 第17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88页 |
结论 | 第188-190页 |
致谢 | 第190-19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它研究成果 | 第192-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