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缓解“三农”发展资金瓶颈 | 第10页 |
|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业企业结构调整 | 第10-11页 |
| ·拓宽涉林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 | 第11页 |
| ·促进林业体制改革,推进林业全面发展 | 第11页 |
| ·论文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 ·森林资源和森林资源资产 | 第15-16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 | 第16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的理论特征 | 第16-18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农业贷款 | 第16-17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个人贷款 | 第17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小额贷款 | 第17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产权贷款 | 第17-18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 | 第18-20页 |
| ·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 第18页 |
| ·抵押物风险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陕西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现状和模式 | 第20-27页 |
| ·陕西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现状 | 第20-22页 |
| ·陕西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宏观部属 | 第20-21页 |
| ·各试点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成效 | 第21-22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主要运作模式 | 第22-24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主要操作流程 | 第24-27页 |
| ·贷款程序 | 第24-25页 |
| ·贷款所需资料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陕西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宏观环境PEST 分析 | 第27-28页 |
| ·P(politics),即政策法律环境 | 第27页 |
| ·E(economy),即经济环境 | 第27-28页 |
| ·S(society),即社会环境 | 第28页 |
| ·T (technology),即技术环境 | 第28页 |
|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战略SWOT 分析 | 第28-31页 |
| ·S (strength),即优势 | 第29页 |
| ·W(weakness),即劣势 | 第29页 |
| ·O (opportunity),即机会 | 第29-30页 |
| ·T (threat),即威胁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完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对策及建议 | 第31-39页 |
| ·加大森林资源资产贷款融资宣传力度 | 第31页 |
| ·降低入门标准、确定合理期限促进贷款融资 | 第31-33页 |
| ·合理确定抵押率 | 第31-32页 |
| ·推行综合授信制度 | 第32页 |
| ·制定规范的贷款额度和期限 | 第32-33页 |
| ·深化林业配套改革,改善林业投融资环境 | 第33-35页 |
| ·加大财政贴息 | 第33页 |
| ·完善激励机制 | 第33页 |
| ·优化贷款流程 | 第33-35页 |
| ·积极开展符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 | 第35-36页 |
| ·积极探索建立陕西省森林保险体系 | 第36-39页 |
| ·森林保险对象 | 第37页 |
| ·森林保险责任 | 第37页 |
| ·森林保险金额 | 第37页 |
| ·林业参保险种 | 第37-38页 |
| ·森林保险赔偿 | 第38-39页 |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