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钯催化Heck反应合成3-取代吲哚酮及PCC氧化合成草莓酸新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部分 Heck反应合成吲哚衍生物第8-40页
 第一章 吲哚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8-21页
   ·引言第8页
   ·吲哚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第8-10页
     ·抗肿瘤作用第8-9页
     ·降血压作用第9页
     ·抗菌作用第9页
     ·消炎止痛第9-10页
     ·其他作用第10页
   ·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第10-19页
     ·酸催化关环合成吲哚环第10-13页
     ·碱催化关环合成吲哚环第13-15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关环合成吲哚环第15-19页
     ·其他催化剂催化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第21-25页
   ·引言第21-22页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第22-23页
   ·实验方案可行性论证第23-25页
     ·酰化反应可行性论证第23-24页
     ·钯催化关环可行性论证第24-25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25-35页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26页
   ·溶剂的处理第26页
   ·3-苯亚甲基吲哚酮的合成第26-31页
     ·N-(2-溴苯基)-3-苯基丙烯酰胺的合成第26-27页
     ·产品的表征第27-28页
     ·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第28页
     ·3-苯亚甲基吲哚酮的合成第28-29页
     ·产品的表征第29-30页
     ·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第30-31页
     ·3-苯亚甲基吲哚酮合成条件小结第31页
   ·一锅法合成3-甲基-3-正丙基吲哚酮第31-34页
     ·合成步骤第31-32页
     ·产品的表征第32-33页
     ·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第33-34页
     ·3-苯亚甲基吲哚酮合成条件小结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0页
第二部分 PCC氧化合成草莓酸新工艺第40-51页
 第四章 概述第40-43页
   ·引言第40页
   ·合成研究概况第40-43页
 第五章 实验设计第43-49页
   ·本文的设计思想第43页
   ·实验可行性论证第43-44页
   ·实验部分第44-48页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44页
     ·草莓酸的合成方法第44页
     ·产品的表征第44-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小结第47页
     ·苯甲酸的合成第47页
     ·产品表征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结论第51页
   ·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