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 猪链球菌 | 第11-16页 |
·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致病性 | 第13-14页 |
·耐药性 | 第14-15页 |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 | 第15-16页 |
2 细菌生物被膜 | 第16-22页 |
·生物被膜的结构与特征 | 第16-17页 |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致病 | 第17-20页 |
·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性与防治 | 第20-22页 |
3 噬菌体裂解酶 | 第22-28页 |
·裂解酶的裂解机制 | 第23页 |
·裂解酶的特征 | 第23-26页 |
·已发现的噬菌体裂解酶 | 第26-2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模型的建立及生物被膜阳性菌的筛选 | 第28-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0页 |
·菌株 | 第28页 |
·培养基及配制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29页 |
·猪链球菌的培养 | 第29页 |
·96 孔板测定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 第29-30页 |
·24 孔板测定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 第30页 |
2 结果 | 第30-31页 |
·生物被膜培养方法的建立 | 第30页 |
·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猪链球菌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3-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菌株 | 第33-34页 |
·培养基及配制 | 第34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34页 |
·生物被膜形成周期的测定 | 第34页 |
·碳源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多糖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结构 | 第36-37页 |
·生物被膜菌及浮游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第37-38页 |
2 结果 | 第38-43页 |
·生物被膜形成周期 | 第38-39页 |
·碳源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多糖含量 | 第40-41页 |
·生物被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 第41-42页 |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菌及浮游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裂解酶LySMP 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46-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2页 |
·菌株 | 第46-47页 |
·培养基及MTT 溶液配制 | 第47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47页 |
·噬菌体SMP 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47-49页 |
·抗生素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49页 |
·裂解酶LySMP 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49-52页 |
2 结果 | 第52-62页 |
·LySMP 的纯化产物 | 第52页 |
·MTT 比色实验标准曲线 | 第52-53页 |
·噬菌体SMP 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53-55页 |
·抗生素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55-56页 |
·LySMP 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 | 第56-62页 |
3 讨论 | 第62-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录1 溶液配制 | 第74-77页 |
附录2 符号说明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