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引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社会建设"内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14-15页 |
(二) 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15-16页 |
三、延安时期社会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6-20页 |
(一) 地域原因:边区的特殊环境 | 第16-17页 |
(二) 外部原因:国民政府包围与封锁 | 第17-18页 |
(三) 时代背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同时存在 | 第18页 |
(四) 自身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边区建设经验 | 第18-20页 |
四、延安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42页 |
(一) 推行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民主 | 第20-25页 |
(二) 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公平正义 | 第25-30页 |
(三) 发展边区教育,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 第30-36页 |
(四) 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第36-42页 |
五、延安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2-53页 |
(一) 应加强政治建设,作为民主政治保障 | 第42-47页 |
(二) 应保证均衡发展,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 第47-49页 |
(三) 应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 第49-51页 |
(四) 应重视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