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法 | 第14-15页 |
·系统研究法 | 第15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实地调查研究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国外民族旅游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2. 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藏民族文化概念研究 | 第23-24页 |
·藏民族旅游概念研究 | 第24页 |
·藏民族旅游的特征 | 第24-25页 |
·藏民族旅游资源 | 第25-26页 |
·藏民族旅游资源的特征 | 第26-28页 |
·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类型 | 第28-29页 |
·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资源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53页 |
·九寨沟藏民族文化形成的特征及开发的内容 | 第31-45页 |
·九寨沟藏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第31-32页 |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资源的内容 | 第32-45页 |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5-52页 |
·九寨沟藏民族习俗的变化情况 | 第45-47页 |
·九寨沟藏民族文化保护现状 | 第47-50页 |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资源的评价 | 第5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原因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策略及建议 | 第53-65页 |
·开发中不同开发模式的综合运用 | 第53-54页 |
·九寨沟安多、白马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构想 | 第54-60页 |
·九寨沟藏民族生态博物村的开发 | 第54-57页 |
·对开发已成型的村寨进行藏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 | 第57页 |
·九寨沟藏族宗教类旅游产品开发 | 第57-58页 |
·九寨沟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 | 第58-59页 |
·九寨沟藏族婚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59页 |
·九寨沟藏族丧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59页 |
·九寨沟歌舞习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59-60页 |
·九寨沟绘画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60页 |
·待客礼仪、取名艺术与禁忌习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60页 |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分析 | 第60-62页 |
·市场价值 | 第60-61页 |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客源市场情况 | 第61-62页 |
·九寨沟藏民族旅游产品的整合营销策略 | 第62-63页 |
·九寨沟安多、白马藏民族文化保护措施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一:九寨沟藏民族文化资源调查问卷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