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第17-19页 |
3. 金融监管与会计政策的关系 | 第19-36页 |
·金融监管及其目标 | 第19-28页 |
·金融监管的内涵与边界界定 | 第19-20页 |
·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 第20-27页 |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作用 | 第27-28页 |
·会计政策及其目标 | 第28-33页 |
·会计政策的概念 | 第28页 |
·会计准则的定义与内涵 | 第28-29页 |
·会计政策的目标 | 第29-32页 |
·公允价值产生与发展 | 第32-33页 |
·金融监管与会计政策的关系 | 第33-36页 |
·高效的金融监管依赖于会计政策 | 第33-34页 |
·会计标准是金融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 | 第34页 |
·会计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 | 第34-36页 |
4. 金融监管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分离 | 第36-45页 |
·金融监管政策与会计政策分离的客观必然性 | 第36-38页 |
·金融监管规定与会计准则的分离 | 第38-45页 |
·银行贷款减值会计与监管拨备的分离 | 第38-39页 |
·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准备金会计与法定精算规定实现了分离 | 第39-41页 |
·监管资本与会计资本相分离 | 第41-45页 |
5. 分离给会计政策和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 | 第45-50页 |
·分离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 第45-47页 |
·分离能够保证会计准则制定及会计政策选择独立性 | 第45-46页 |
·分离能提高会计透明度 | 第46-47页 |
·分离后会计政策改变对监管资本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分离对偿付能力监管的影响 | 第48页 |
·分离对净资本监管的影响 | 第48页 |
·对监管当局和监管手段权威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刚性资本约束机制被软化 | 第48-49页 |
·资产质量真实性检查陷入尴尬 | 第49页 |
·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与风险程度判断的影响 | 第49-50页 |
6. 对我国金融监管和会计政策协调与发展的建议 | 第50-54页 |
·对会计政策发展的建议 | 第50-52页 |
·加强与金融界的合作与协调 | 第50-51页 |
·提高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审慎性 | 第51页 |
·加强银行贷款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 | 第51-52页 |
·对金融监管发展的建议 | 第52-54页 |
·充分利用财务报告信息,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 第52页 |
·积极应对会计准则对金融监管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