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票务信息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国内发展现状与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组织 | 第14-25页 |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 | 第14-18页 |
| ·票务客流 | 第14-16页 |
| ·站台客流组织方法 | 第16-18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计划 | 第18-20页 |
| ·客流计划 | 第18-19页 |
| ·行车计划与计划调整 | 第19-20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 | 第20-24页 |
| ·车站作业能力 | 第20页 |
| ·线路能力 | 第20-21页 |
| ·载运工具与运输能力 | 第2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流动分析 | 第25-45页 |
| ·客流的到达 | 第25-33页 |
| ·进站客流的统计 | 第25-30页 |
| ·进站客流的预测 | 第30-31页 |
| ·旅客拥挤度衡量标准 | 第31-33页 |
| ·客流的移动 | 第33-37页 |
| ·旅客乘降 | 第33-34页 |
| ·列车运行轨迹 | 第34-36页 |
| ·线路选择与换乘 | 第36-37页 |
| ·客流的突发与滞留 | 第37-40页 |
| ·大客流量的产生 | 第37-39页 |
| ·客流拥堵传递规律 | 第39-40页 |
| ·客流流动分析表上作业法 | 第40-43页 |
| ·运营状态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客流实时监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45-61页 |
| ·应用背景与用户分析 | 第45-47页 |
| ·应用背景 | 第45页 |
| ·用户分析 | 第45-47页 |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47-52页 |
| ·用户业务及功能要求 | 第47-48页 |
| ·数据需求分析 | 第48-51页 |
| ·输入输出与人机交互 | 第51-52页 |
| ·非功能需求分析 | 第52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2-55页 |
| ·系统性质 | 第52页 |
| ·系统相关技术 | 第52-54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54-55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5-60页 |
| ·系统功能结构 | 第55-56页 |
| ·子系统功能划分 | 第56-57页 |
| ·客流相关数据定义 | 第57-60页 |
| ·系统菜单设计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实时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61-73页 |
| ·客流实时监测系统综述 | 第61-63页 |
| ·系统平台的搭建 | 第61-62页 |
| ·客流监测系统工作流程 | 第62-63页 |
|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63-69页 |
| ·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63-64页 |
| ·客流分析功能的实现 | 第64-66页 |
| ·结果数据的存储 | 第66-68页 |
| ·信息发布功能的实现 | 第68-69页 |
| ·系统模拟运行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