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3页 |
2 概念解析 | 第13-22页 |
·体育教学评价 | 第13-16页 |
·评价 | 第13-14页 |
·教学评价 | 第14-15页 |
·体育教学评价 | 第15-16页 |
·后现代主义 | 第16-22页 |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 | 第16-18页 |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 第18-22页 |
3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模式 | 第22-36页 |
·后现代主义与体育教学 | 第22-23页 |
·后现代主义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启示 | 第23-29页 |
·重视"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一体化 | 第23-25页 |
·摈弃"统一化"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 第25-26页 |
·淡化外在评价,强调自我评价 | 第26-28页 |
·弱化终结性评价,更加强调发展性评价 | 第28-29页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新模式的特点 | 第29-36页 |
·非标准化的个性化评价 | 第30-31页 |
·因材施教的自我发展评价 | 第31-32页 |
·非外在控制的平等对话交流式评价 | 第32-34页 |
·强化研究促进功能的多元化评价 | 第34-35页 |
·强调对教学评价的不断反思与批判 | 第35-36页 |
4 结束语 | 第36-39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6 致谢 | 第43-4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