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钢桁梁悬索桥概述第10-14页
        1.1.1 悬索桥的历史第10-12页
        1.1.2 悬索桥的分类第12页
        1.1.3 悬索桥受力特点和计算理论第12-14页
    1.2 悬索桥的施工控制第14-16页
        1.2.1 悬索桥施工控制目的和内容第14-15页
        1.2.2 国内外悬索桥施工控制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钢桁梁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17-22页
        1.4.1 背景工程第17-21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主缆及钢桁梁线形控制计算方法第22-42页
    2.1 主缆线形计算第22-31页
        2.1.1 索的平衡方程第22-23页
        2.1.2 索的传统抛物线方程第23-24页
        2.1.3 索的分段悬链线方程第24-27页
        2.1.4 主缆成桥线形计算第27-30页
        2.1.5 主缆空缆线形计算第30-31页
    2.2 索股架设施工控制第31-39页
        2.2.1 基准索股的施工控制第31-36页
        2.2.2 一般索股的施工控制第36-39页
    2.3 钢桁梁无应力节段制造线形第39-41页
        2.3.1 确定加劲梁制造线形的一般原则第39页
        2.3.2 钢桁梁无应力制造长度第39-40页
        2.3.3 钢桁梁拼装线形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锚跨索股张力的计算方法与现场测试第42-58页
    3.1 锚跨张力计算第43-49页
        3.1.1 锚跨张力计算模型第43-44页
        3.1.2 索股锚跨空间位置的确定第44-45页
        3.1.3 温度对边跨及锚跨索力的影响第45-47页
        3.1.4 施工中散索鞍的抗滑移验算第47-48页
        3.1.5 算例第48-49页
    3.2 锚跨张力测试第49-55页
        3.2.1 理想柔性拉索的自由振动方程第49-51页
        3.2.2 考虑锚跨实际边界和索股刚度的修正公式第51-54页
        3.2.3 算例第54-55页
    3.3 锚跨张力调整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索夹位置及吊索长度的修正计算和索夹刚度影响分析第58-76页
    4.1 基于实测空缆线形的索夹位置和吊索下料长度修正计算第58-68页
        4.1.1 索夹位置修正计算第58-63页
        4.1.2 索夹的放样第63-65页
        4.1.3 吊索长度修正计算第65-67页
        4.1.4 吊索修正长度与空缆线形偏差的关系第67-68页
    4.2 索夹对施工控制计算的影响研究第68-75页
        4.2.1 模型建立第69-71页
        4.2.2 考虑不同索夹长度对施工控制的影响第71-73页
        4.2.3 考虑不同索夹面积对施工控制的影响第73-74页
        4.2.4 考虑不同索夹抗弯惯性矩对施工控制的影响第74-75页
    4.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5章 钢桁梁的分段架设顺序及连接策略第76-101页
    5.1 采用钢混组合桥面系的钢桁梁悬索桥施工架设特点第76-77页
        5.1.1 钢桁梁的架设方法第76-77页
        5.1.2 钢桁梁节段间连接方式第77页
        5.1.3 钢桁梁及桥面板架设顺序第77页
    5.2 钢桁梁节段连接方式的影响第77-85页
        5.2.1 模型建立第77-79页
        5.2.2 成桥状态结果分析第79-80页
        5.2.3 钢桁梁节段连接方式的对比分析第80-85页
    5.3 钢桁梁及桥面板架设顺序的影响第85-95页
        5.3.1 钢桁梁架设顺序的对比分析第85-87页
        5.3.2 桥面板架设顺序的对比分析第87-95页
        5.3.3 湿接缝浇筑顺序的讨论第95页
    5.4 金东大桥钢桁梁分段吊装、连接及钢混组合桥面板架设顺序第95-99页
        5.4.1 实际施工方案第95-98页
        5.4.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98-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01-103页
    6.1 主要结论第101-102页
    6.2 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下一篇:化疗+手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