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宽带小型化天线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宽带天线概述 | 第16-23页 |
·宽带天线的性能参数 | 第16-18页 |
·宽带天线的带宽 | 第18-19页 |
·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 | 第19-22页 |
·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的结构 | 第19-21页 |
·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宽带天线设计 | 第23-41页 |
·带寄生单元极子宽带天线的设计 | 第23-24页 |
·带寄生单元极子宽带天线的理论分析 | 第24-31页 |
·带寄生单元极子宽带天线的设计思想来源 | 第24-26页 |
·带寄生单元极子宽带天线的电磁分析 | 第26-31页 |
·带寄生单元极子宽带天线的设计方法 | 第31页 |
·带寄生单元极子宽带天线的仿真研究 | 第31-40页 |
·手持终端宽带天线的特性分析 | 第32-37页 |
·尺寸参数对于天线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宽带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 第41-53页 |
·加载结构 | 第41-44页 |
·手持终端顶端加载天线设计 | 第41-42页 |
·手持终端顶端加载天线的反射损耗 | 第42页 |
·手持终端顶端加载天线的辐射特性 | 第42-44页 |
·尺寸比较 | 第44页 |
·分形结构 | 第44-47页 |
·手持终端分形天线设计 | 第44-45页 |
·手持终端分形天线的反射特性 | 第45页 |
·手持终端分形天线的辐射特性 | 第45-47页 |
·尺寸比较 | 第47页 |
·共面结构 | 第47-50页 |
·共面结构天线设计 | 第47-48页 |
·共面结构的反射特性 | 第48页 |
·共面结构的辐射特性 | 第48-50页 |
·天线的尺寸比较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宽带天线的实验研究 | 第53-58页 |
·手持终端天线性能参数的实验测量和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天线反射损耗的测量 | 第53-54页 |
·天线增益测量 | 第54-55页 |
·天线方向图测量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