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水平三维肋管管外高不凝性气体含量蒸气的冷凝换热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4页
   ·概述第11-12页
   ·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气冷凝现象及机理第12-13页
   ·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气冷凝研究现状第13-18页
     ·理论研究现状第13-16页
     ·实验研究现状第16-18页
   ·蒸气冷凝换热的强化第18-22页
     ·管外的冷凝换热强化第18-21页
     ·管内的冷凝换热强化第21-22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水平管外高不凝性气体含量水蒸气凝结换热实验研究第24-36页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第24-29页
     ·实验系统第24-25页
     ·实验装置第25-27页
     ·测量参数及测试仪器第27页
     ·实验系统的调试及实验方法第27-29页
     ·实验不确定性分析第2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35页
     ·不凝性气体含量对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壁面过冷度对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三维肋管凝结换热性能强化分析第33-34页
     ·水平三维肋管管外含不凝性气体蒸气凝结换热实验关联式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水平三维肋管管外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气凝结换热模型第36-59页
   ·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气凝结换热模型假定第36-37页
   ·蒸气在肋片上的凝结换热第37-44页
     ·蒸气穿过传质边界层的传质传热第37-40页
     ·肋片表面凝结液膜的换热第40-44页
   ·蒸气在基管上的凝结换热第44-46页
     ·基管上蒸气穿过传质边界层的传热传质第44页
     ·基管上凝结液膜的换热第44-46页
   ·三维外肋管的平均凝结换热系数第46-47页
   ·模型计算方法第47-52页
     ·模型计算方法简介第47-49页
     ·模型计算参数确定第49-52页
   ·蒸气凝结换热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2-57页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52-53页
     ·壁面过冷度的影响第53-54页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第54-55页
     ·肋片几何参数的影响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4 重庆地区生物质的热重实验研究第59-68页
   ·生物质热解实验样品、实验设备、方法及工况第59-63页
     ·实验样品第59-60页
     ·热重分析方法第60-61页
     ·生物质热解实验设备、方法及工况第61-62页
     ·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62-63页
   ·生物质热解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生物质种类的影响第63-64页
     ·生物质粒径的影响第64-65页
     ·升温速率的影响第65页
     ·压力的影响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5 结论第68-70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68-69页
   ·后续工作建议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独创性声明第76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权理论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