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一株嗜盐产甲烷菌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 | 第10-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23页 |
·实验材料 | 第10-1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0-11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11页 |
·培养基和溶液 | 第11-13页 |
·实验方法 | 第13-23页 |
·产甲烷菌的富集培养 | 第14页 |
·产甲烷菌的分离,纯化 | 第14-15页 |
·菌株的分类 | 第15-23页 |
·形态特征 | 第15-16页 |
·底物范围 | 第16页 |
·生长条件测定 | 第16-17页 |
·16S rDNA分子鉴定实验 | 第17-23页 |
2 结果 | 第23-29页 |
·形态特征 | 第23-24页 |
·生理学特性结果 | 第24-26页 |
·底物利用特征 | 第24页 |
·生长条件 | 第24-26页 |
·菌株16S RDNA结果 | 第26-29页 |
·DNA提取、16S rDNA PCR扩增 | 第26-27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第27页 |
·MQ-4菌株16S rDNA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的分析 | 第27-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氧化还原电位对产甲烷菌生长的影响 | 第29页 |
·MQ-4菌株的生长特点 | 第29页 |
·MQ-4的分类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第二章 产甲烷活性污泥利用CO的初步研究 | 第32-3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产甲烷活性污泥的培养 | 第32页 |
·实验设置 | 第32-33页 |
·分析与测定 | 第33页 |
·显微镜镜检 | 第33页 |
2 结果 | 第33-36页 |
·产甲烷活性污泥对CO的转化 | 第33-34页 |
·CO~(2+),NI~(2+),FE~(3+)对产甲烷活性污泥CO转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镜检结果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产甲烷活性污泥对CO的转化 | 第36页 |
·CO~(2+),NI~(2+),FE~(3+)对CO产甲烷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文献综述 | 第38-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