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基因枪转化体系的建立和抗除草剂基因的导入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第8页
一、 文献综述第8-20页
 1. 植物基因工程概述第8-9页
 2. 植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第9-13页
  2.1 植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的策略第10-12页
  2.2 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第12-13页
 3. 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3-20页
  3.1 禾谷类作物的组织培养第13-14页
  3.2 应用于禾谷类作物的转化方法第14-16页
  3.3 禾谷类作物转化使用的选择标记和报告基因第16-19页
  3.4 小麦遗传转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9-20页
二、 引  言第20-21页
第二章 小麦再生体系的优化第21-33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1. 植物材料第21页
  2. 试验方法第21-22页
   2.1 无菌材料的获得第21-22页
   2.2 培养基第22页
   2.3 植株材料的培养条件第22页
  3. 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2-24页
   3.1 成熟胚的培养第22页
   3.2 幼穗的培养第22-23页
   3.3 幼胚的培养第23-24页
 二 结果与分析第24-33页
  1. 成熟胚培养第24-25页
  2. 幼穗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5-27页
   2.1 不同发育时期幼穗的培养第25-26页
   2.2 不同激素条件下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第26-27页
  3. 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7-33页
   3.1 幼胚接种时最佳的放置方式第27-28页
   3.2 ABA对幼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28-29页
   3.3 不同细胞分裂素对幼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29-30页
   3.4 ZT与不同生长素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30-31页
   3.5 干燥处理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31页
   3.6 不同生长素和蔗糖浓度对生根的影响第31-33页
三、 讨论第33-36页
第三章 小麦的基因枪转化第36-57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36-45页
  1. 材料第36-38页
   1.1 受体材料第36页
   1.2 质粒第36页
   1.3 主要仪器第36页
   1.4 主要试剂第36-37页
   1.5 常用培养基或溶液配方第37-38页
  2. 试验方法第38-45页
   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38页
   2.2 质粒DNA的大量提取第38-39页
   2.3 质粒DNA的纯化第39页
   2.4 质粒DNA的定量第39页
   2.5 微弹制备和基因枪轰击第39-40页
   2.6 基因枪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0-41页
   2.7 受体材料对除草剂Basta的敏感性试验第41页
   2.8 轰击前材料的准备和轰击后转化子的筛选第41页
   2.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41-45页
 二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1.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和定量第45页
  2. 基因枪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5-49页
   2.1 子弹包裹方式对GUS基因表达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2.2 不同金粉及DNA用量对转化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2.3 轰击的氦气压力对转化的影响第47页
   2.4 幼穗转化条件的优化第47-48页
   2.5 幼胚转化条件的优化第48-49页
   2.6 基因枪转化体系的确立第49页
  3. 受体材料对除草齐Basta的敏感性试验第49页
  4. 转化体的筛选和抗性植株的获得第49-50页
  5. 转化体的检测和鉴定第50-53页
   5.1 GUS基因瞬时表达的检测第50-51页
   5.2 抗性愈伤组织的PCR检测第51-52页
   5.3 转化植株叶片对除草齐Basta的抗性第52页
   5.4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第52-53页
   5.5 转化植株的PCR-Southern杂交第53页
   5.6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育性表现第53页
 三、 讨论第53-57页
附图第57-60页
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缩略词表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牙膏厂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