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的负“相变”--以粤东渔镇柘林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6-10页 |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困境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 第7-10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国外的环境社会学研究 | 第11页 |
| ·中国的环境社会学研究 | 第11-13页 |
| ·社会与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13-18页 |
| ·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论 | 第13-16页 |
| ·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16-18页 |
| 第3章 柘林镇环境问题现状 | 第18-24页 |
| ·柘林镇概况 | 第18-19页 |
| ·生产污染与生活污染 | 第19-22页 |
| ·"破窗效应" | 第22-24页 |
| 第4章 困境中的选择:生存与增长 | 第24-32页 |
| ·普通老百姓的行为 | 第24-28页 |
| ·地方政府的选择 | 第28-32页 |
|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 | 第28-30页 |
| ·政府的角色冲突 | 第30-32页 |
| 第5章 环境选择与社会公正 | 第32-39页 |
| ·环境的选择性——社会分层的变化 | 第32-34页 |
| ·环境的不平等性——农村的边缘化 | 第34-35页 |
| ·环境公正与社会公正 | 第35-39页 |
| 第6章 传统的瓦解及本土文化的困境 | 第39-44页 |
| ·传统的瓦解及道德困境 | 第39-40页 |
| ·柘林镇本土文化的危机 | 第40-44页 |
|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 第44-46页 |
|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 ·不足与反思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