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2 国内外铁路轨道状态分析方法概述 | 第15-31页 |
| ·国外轨道状态分析方法及预测模型 | 第15-27页 |
| ·日本的轨道状态预测模型 | 第15-19页 |
| ·加拿大PWMIS预测模型 | 第19-24页 |
| ·国际铁路联盟铁路技术研究所(ORE)的研究情况 | 第24-27页 |
| ·国内轨道状态分析的一般方法及预测模型 | 第27-30页 |
| ·国内现行轨道状态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3 工务检测数据综合数据平台的研究 | 第31-53页 |
| ·数据的分类 | 第31-33页 |
| ·数据的质量 | 第33页 |
| ·宏观方面的数据质量 | 第33页 |
| ·微观方面的数据质量 | 第33页 |
| ·数据的采集 | 第33-44页 |
| ·轨道检测数据描述 | 第34-41页 |
| ·轨道检测数据提取整理 | 第41-44页 |
| ·数据的管理 | 第44-48页 |
| ·数据仓库的概念及特征 | 第44-45页 |
|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 ·数据仓库模型 | 第46-47页 |
|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管理轨道检测数据 | 第47-48页 |
| ·检测数据的整合方法 | 第48-52页 |
| ·检测数据维度的确定 | 第48-49页 |
| ·检测数据整合方法 | 第49-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4 基于检测数据综合数据平台的轨道状态分析方法研究 | 第53-66页 |
| ·轨道状态恶化形式及其分类 | 第53-54页 |
| ·轨道状态评价体系 | 第54页 |
| ·轨道状态分析模型 | 第54-59页 |
| ·轨道局部不平顺分析 | 第54-55页 |
| ·轨道区段整体不平顺分析 | 第55-58页 |
| ·重点地段分析 | 第58-59页 |
| ·超限点重复率分析 | 第59页 |
| ·轨道状态预测模型 | 第59-65页 |
| ·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60-61页 |
| ·预测模型的数据来源 | 第61-62页 |
|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62-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5 应用案例 | 第66-78页 |
| ·昆明局工务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总体介绍 | 第66页 |
| ·昆明局综合数据平台数据采集 | 第66-67页 |
| ·昆明局轨道状态分析子系统 | 第67-78页 |
| ·动态检测数据分析 | 第67-73页 |
| ·静态检测数据分析 | 第73-76页 |
| ·综合检测数据分析 | 第76-78页 |
| 6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作者简历 | 第82-8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