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模式的构建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9-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1-14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关于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形成原因的理论 | 第14-15页 |
| ·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发展影响效应的理论 | 第15-16页 |
| ·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道德风险理论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3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19-33页 |
|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 第19-24页 |
| ·建立背景 | 第19页 |
| ·基本内容 | 第19-24页 |
| ·德国存款保险制度 | 第24-26页 |
| ·建立背景 | 第24页 |
| ·基本内容 | 第24-26页 |
|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 | 第26-28页 |
| ·建立背景 | 第26页 |
| ·基本内容 | 第26-28页 |
| ·主要存款保险制度模式比较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3页 |
| ·主要存款保险制度模式比较 | 第28-31页 |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 4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43页 |
|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33-38页 |
|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占据主导地位 | 第33-36页 |
| ·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评估 | 第36-38页 |
|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43页 |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 | 第38页 |
|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38-43页 |
| 5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构建 | 第43-52页 |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定位 | 第43页 |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步设计 | 第43-52页 |
| ·体制安排 | 第43-44页 |
| ·组织形式 | 第44-45页 |
| ·职能设置 | 第45-47页 |
| ·投保方式 | 第47-48页 |
| ·投保机构范围 | 第48页 |
| ·保险标的 | 第48-49页 |
| ·保险限额 | 第49页 |
| ·保险费率的厘定 | 第49-50页 |
| ·保险基金的筹集 | 第50-52页 |
| 6 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环境的完善 | 第52-57页 |
| ·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 | 第52-54页 |
| ·加快建立存款保险法律体系,完善金融法制环境 | 第52页 |
| ·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 第52-53页 |
|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第53-54页 |
|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第54页 |
| ·强化金融监管 | 第54-55页 |
| ·最后贷款人职能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协调 | 第55-57页 |
| 7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