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学术价值 | 第9页 |
| ·技术制品价值 | 第9页 |
| ·教学应用价值 | 第9-10页 |
| ·社会价值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的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定义 | 第11-13页 |
| ·国外对数字图书馆概念的定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对数字图书馆概念的定义 | 第12-13页 |
| ·数字图书馆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主要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 ·基于资源的学习理论 | 第18-20页 |
| ·教学设计理论 | 第20页 |
| ·教育传播理论 | 第20-21页 |
| ·软件工程理论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 ·研究的焦点问题 | 第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 第24-25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 ·访谈法 | 第25页 |
| ·内容分析法 | 第25-26页 |
| ·课堂田野观察法 | 第26页 |
| ·研究过程 | 第26-30页 |
| ·把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应用于教与学实验 | 第27-28页 |
| ·在教与学的实验中调查现有方正阿帕比数字图书馆的缺陷 | 第28-29页 |
|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缺陷分析 | 第29页 |
| ·面向教与学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构架设计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现有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 | 第30-39页 |
| ·方正阿帕比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介绍 | 第30-31页 |
| ·方正阿帕比数字图书馆在教学应用中的缺陷分析 | 第31-38页 |
| ·教师学生模型的缺陷分析 | 第32-34页 |
| ·领域知识模型缺陷分析 | 第34-36页 |
| ·策略模型缺陷分析 | 第36页 |
| ·执行模型缺陷分析 | 第36-37页 |
| ·作业评估模型缺陷分析 | 第37-38页 |
| ·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结论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面向教与学过程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架构设计 | 第39-52页 |
| ·设计目标 | 第39页 |
| ·功能要求分析 | 第39-42页 |
| ·系统逻辑模型 | 第40-41页 |
| ·系统数据流图 | 第41-42页 |
| ·系统架构模型 | 第42-50页 |
| ·系统层次模型 | 第42-43页 |
| ·系统各模块设计模型 | 第43-50页 |
| ·设计特点 | 第50-52页 |
| ·融入了数字图书馆2.0的特征设计 | 第50页 |
| ·基于数字图书资源的网络教与学支撑平台设计 | 第50-52页 |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研究总结与结论 | 第52页 |
|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 | 第56-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