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安全性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道路安全状况 | 第7页 |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特点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 第8-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第15-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础资料收集与技术调研 | 第18-26页 |
·资料收集 | 第18页 |
·道路资料 | 第18页 |
·交通资料 | 第18页 |
·事故资料 | 第18页 |
·现场调研 | 第18-20页 |
·调研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 第19-20页 |
·运营安全性分析 | 第20-25页 |
·车速与运营安全性分析 | 第20-23页 |
·交通量与运营安全性分析 | 第23-24页 |
·天气条件与运营安全性分析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 第26-57页 |
·不同状态交通流车辆行驶行为 | 第26-28页 |
·自由行驶行为 | 第26-27页 |
·跟驰行驶行为 | 第27-28页 |
·换车道行驶行为 | 第28页 |
·自由流状态下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 第28-44页 |
·自由流状态下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分析 | 第29页 |
·超高速行驶的危险性分析 | 第29-38页 |
·自由流状态下行车安全评价 | 第38-44页 |
·非自由流状态下安全性分析 | 第44-48页 |
·跟驰行驶时行车安全性理论分析 | 第44-45页 |
·变换车道行驶时行车安全性理论分析 | 第45-48页 |
·混合交通状态下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评价 | 第48-56页 |
·模型变量的选取与形式构造 | 第49-52页 |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52-54页 |
·安全性评价标准的建立 | 第54-55页 |
·模型与标准应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交通控制与管理对策研究与应用 | 第57-87页 |
·交通控制对策 | 第57-58页 |
·交通控制参数 | 第57页 |
·交通控制对策集 | 第57-58页 |
·交通流静态控制对策 | 第58-60页 |
·车速控制一般原则 | 第58页 |
·车速控制标准的制定 | 第58-60页 |
·交通流动态控制对策 | 第60-68页 |
·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动态控制对策 | 第60-64页 |
·非自由流状态下交通流动态控制对策 | 第64-68页 |
·基于感应线圈的交通信息采集 | 第68-81页 |
·动态交通流信息采集 | 第68-71页 |
·交通检测器的优化配置 | 第71-81页 |
·安全治理方案实例 | 第81-85页 |
·道路与交通条件概况 | 第82-83页 |
·安全改进方案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7页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