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其他家畜论文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马鹿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32页
   ·课题背景第11-14页
   ·马鹿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内现状第15-16页
     ·国外现状第16-17页
   ·粪便微卫星DNA在种群数量调查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第17-25页
     ·样品采集第18-19页
     ·粪便的保存与DNA提取第19-21页
     ·基因型评价第21-23页
     ·遗传数据分析第23-24页
     ·有效种群大小的评价第24页
     ·总结与展望第24-25页
   ·有蹄类动物家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25-30页
   ·课题的总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总目标第3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2 研究地区和实验材料第32-35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32页
   ·实验试剂的来源第32-33页
   ·实验试剂的配置第33-34页
   ·实验仪器第34-35页
3 完达山地区马鹿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5-53页
   ·引言第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46页
     ·样品采集第35-36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36-39页
     ·实验样品第39页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第39-42页
     ·微卫星引物荧光标记、PCR扩增和基因型的确定第42-45页
     ·数据分析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个体识别第46页
     ·种群遗传多样性第46-49页
   ·讨论第49-52页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第49-50页
     ·微卫星标记的个体识别第50页
     ·遗传多样性的评价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利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研究马鹿种群数量第53-59页
   ·引言第53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实验样品第53页
     ·分析方法第53-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讨论第55-57页
     ·鹿类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传统方法第55-56页
     ·非损伤性取样在马鹿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56-57页
     ·本次评估结果与近些年来马鹿种群数量调查结果的比较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完达山地区马鹿种群性比及粪球性别的快速识别方法第59-71页
   ·引言第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实验样品第59页
     ·性别鉴定第59-61页
     ·数据测量第61页
     ·分析方法第61-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4页
     ·种群性比第62页
     ·粪球形状性别差异分析中样品的性别第62页
     ·粪球长宽比的正态性检验第62-63页
     ·野生马鹿粪球形状的性别差异第63页
     ·圈养马鹿粪球形状与野生马鹿粪球形状的差异第63-64页
   ·讨论第64-70页
     ·影响马鹿种群性比因素的分析第64-68页
     ·野生马鹿粪球形状与性别鉴定结果的吻合度分析第68-69页
     ·影响粪球形状的因素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利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确定马鹿冬季家域(活动范围)第71-76页
   ·引言第71页
   ·材料与方法第71页
     ·实验样品第71页
     ·分析方法第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4页
   ·讨论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保护管理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海岩创作的消费主义倾向及特征
下一篇:微机械惯性测量系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