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4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2.柑橘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概述 | 第14-15页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15-17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5-17页 |
·DNA直接导入法 | 第17页 |
·转化受体材料 | 第17-20页 |
·幼年态 | 第17-19页 |
·原生质体 | 第17-18页 |
·胚性愈伤组织 | 第18页 |
·子叶 | 第18-19页 |
·上胚轴与节间茎段 | 第19页 |
·成年态 | 第19-20页 |
·转化受体基因型 | 第20页 |
·转入基因类型 | 第20-24页 |
·标记基因 | 第20-22页 |
·缩短童期相关基因 | 第22页 |
·改善果实品质相关基因 | 第22页 |
·提高抗逆性相关基因 | 第22-23页 |
·抗病虫害相关基因 | 第23-24页 |
·转基因植物释放 | 第24-26页 |
·外源基因检测 | 第24-26页 |
·整合水平检测 | 第24-25页 |
·表达水平检测 | 第25-26页 |
·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 | 第26页 |
·总结 | 第26页 |
3.柑橘溃疡病研究进展 | 第26-33页 |
·溃疡病发生、危害与防治 | 第27-30页 |
·柑橘溃疡病的发生 | 第27-29页 |
·柑橘溃疡病的危害 | 第29-30页 |
·柑橘溃疡病防治 | 第30页 |
·柑橘抗溃疡病育种 | 第30-31页 |
·溃疡病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形态学检测 | 第31页 |
·指示植物鉴定法 | 第31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1-33页 |
·其它检测方法 | 第33页 |
4.植物抗病基因 | 第33-36页 |
·植物抗病基因 | 第33-34页 |
·Xa21基因概况 | 第34-36页 |
·Xa21基因结构与抗病分子机制 | 第34-36页 |
·水稻Xa21基因应用的可行性 | 第36页 |
5.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6-44页 |
第二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柑橘遗传转化与抗溃疡病育种 | 第44-108页 |
1.引言 | 第44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44-64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8页 |
·转化受体材料 | 第44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4-47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47-48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64页 |
·质粒的抽提与转化 | 第48-49页 |
·质粒的抽提 | 第48-49页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作 | 第49页 |
·中间载体直接导入农杆菌 | 第49页 |
·外植体再生实验 | 第49-50页 |
·胚状体诱导实验 | 第49-50页 |
·不同外植体再生实验 | 第50页 |
·转化受体对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第50-51页 |
·转化受体对潮霉素敏感性实验 | 第50-51页 |
·转化受体对卡那霉素敏感性实验 | 第51页 |
·转化受体头孢霉素敏感性实验 | 第51页 |
·根癌农杆菌菌株浓度调整 | 第51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柑橘遗传转化 | 第51-54页 |
·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程序 | 第51-53页 |
·遗传转化流程图 | 第53页 |
·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 第53-54页 |
·温室嫁接技术 | 第54页 |
·GUS染色-组织化学分析 | 第54页 |
·GFP荧光检测 | 第54页 |
·柑橘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4-55页 |
·PCR检测 | 第55-56页 |
·Southern blot检测 | 第56-58页 |
·转录水平检测 | 第58-61页 |
·RNA的提取与cDNA第一链合成 | 第58-59页 |
·RT-PCR检测 | 第59-60页 |
·Real-time PCR分析 | 第60-61页 |
·转基因植株形态学与倍性变异观测 | 第61页 |
·转基因植株抗柑橘溃疡病评价 | 第61-62页 |
·转基因整合序列分析 | 第62页 |
·柑橘LRR基因家族密码子偏爱性分析 | 第62-64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64-108页 |
·柑橘不同外植体再生 | 第64-71页 |
·愈伤组织再生胚状体 | 第64-66页 |
·不定芽的诱导再生 | 第66-69页 |
·不定根再生实验与温室微芽嫁接实验 | 第69-71页 |
·转化受体材料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第71-73页 |
·转化受体材料对潮霉素的敏感性 | 第71-72页 |
·转化受体材料对卡那霉素 | 第72-73页 |
·转化材料对头孢霉素的敏感性 | 第73页 |
·以不同外植体为受体材料的遗传转化 | 第73-108页 |
·根癌农杆菌浓度调整 | 第73-74页 |
·以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进行的遗传转化 | 第74-92页 |
·愈伤组织转化结果统计 | 第74-75页 |
·愈伤组织转化中影响转化率因素 | 第75-78页 |
·愈伤组织转化植株的再生与GUS染色分析 | 第78-82页 |
·愈伤组织转化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82-86页 |
·转化植株的抗病性分析 | 第86-87页 |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学观测与倍性分析 | 第87-88页 |
·柑橘LRR基因家族密码子偏爱型分析 | 第88-92页 |
·以胚状体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 第92-100页 |
·体细胞胚为受体材料转化结果统计 | 第92页 |
·以GFP为报告基因对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92-98页 |
·以Xa21为目标基因对体细胞胚的遗传转化 | 第98-100页 |
·Xa21基因对实生苗上胚轴的转化 | 第100-102页 |
·上胚轴茎段转化结果统计 | 第100-101页 |
·转化植株的再生 | 第101-102页 |
·以根轴联结体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 第102-106页 |
·GFP基因转化根轴联结体 | 第102-105页 |
·Xa21为目标基因进行的遗传转化 | 第105-106页 |
·以其它材料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 第106-10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08-118页 |
1.柑橘不同外植体再生与转化 | 第108-111页 |
·柑橘不同外植体材料再生 | 第108-109页 |
·不同外植体在柑橘遗传转化中的优缺点 | 第109-111页 |
2.提高农杆菌介导的柑橘遗传转化成功率 | 第111-113页 |
3.遗传转化的发生与形成 | 第113-114页 |
4.候选基因Xa21抗柑橘溃疡病评价 | 第114-115页 |
5.基因家族密码子偏爱性 | 第115-116页 |
6.植物抗病育种新策略 | 第116-117页 |
7.本实验需要补充之处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5页 |
附录:暗柳橙叶片离体接种 | 第135-137页 |
图版和说明 | 第137-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题录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