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一、小麦的基因资源及其应用 | 第9-11页 |
·小麦的基因资源 | 第9-10页 |
·小麦基因资源的应用 | 第10-11页 |
二、外源有益基因的导入 | 第11-13页 |
·远缘杂交 | 第11页 |
·合成双二倍体 | 第11-12页 |
·异附加系的选育 | 第12页 |
·异代换系的选育 | 第12页 |
·易位系的选育 | 第12-13页 |
三、小麦背景中的外源染色体(片段)的鉴定 | 第13-19页 |
·形态标记 | 第13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3-16页 |
·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构型分析 | 第13-14页 |
·染色体分带技术 | 第14页 |
·分子原位杂交技术 | 第14-15页 |
·分带与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技术 | 第15-16页 |
·生化标记 | 第16页 |
·分子标记 | 第16-19页 |
·RFLP标记 | 第16-17页 |
·EST和STS标记 | 第17-18页 |
·SSR标记 | 第18-19页 |
四、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及赤霉病抗源的筛选与利用 | 第19-20页 |
五、纤毛鹅观草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2-5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9页 |
·材料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9页 |
·根尖细胞(RT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 第23页 |
·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Ⅰ(MI)染色体制片 | 第23页 |
·染色体C-分带 | 第23-26页 |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 第26-28页 |
·顺序染色体C-分带/原位杂交 | 第28页 |
·SSR-PCR反应 | 第28-29页 |
·赤霉病抗性鉴定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二体异附加系的表型和细胞学鉴定 | 第29-39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21 | 第29-30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22 | 第30-31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39 | 第31-33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41 | 第33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43 | 第33-34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47 | 第34-35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201 | 第35-36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202 | 第36-37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255 | 第37-38页 |
·二体异附加系07K256 | 第38-39页 |
·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标记鉴定 | 第39-45页 |
·亲本间多态性分子标记筛选 | 第39-40页 |
·利用多态性引物鉴定二体异附加系中外源染色质的部分同源群 | 第40-41页 |
·纤毛鹅观草染色质特异的SSR标记 | 第41-45页 |
·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51页 |
·利用细胞遗传学技术鉴定异附加系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体 | 第45-46页 |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异附加系中的纤毛鹅观草染色质 | 第46-49页 |
·纤毛鹅观草的抗赤霉病分析 | 第49-51页 |
全文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