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桥梁抗震的若干新进展 | 第12-16页 |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发展 | 第12-13页 |
·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技术 | 第13-14页 |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4-15页 |
·桥梁抗震试验技术进展 | 第15-1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 第16-18页 |
·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性态评价指标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8-21页 |
2 材料本构关系和DLUT-RC程序开发 | 第21-56页 |
·钢筋本构关系 | 第21-32页 |
·描述滞回曲线的Menegotto-Pinto方程 | 第21-22页 |
·滞回规则 | 第22-30页 |
·Chang-Mander钢筋本构关系模型的特点 | 第30-32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32-48页 |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约束模型和极限压应变 | 第32-35页 |
·描述滞回曲线的方程 | 第35页 |
·滞回规则 | 第35-48页 |
·程序实现与数值模拟 | 第48-53页 |
·钢筋本构关系 | 第48-53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53页 |
·钢筋混凝土桥墩DLUT-RC分析程序 | 第53-54页 |
·程序界面 | 第53页 |
·功能简介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3 基于塑性铰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评价 | 第56-87页 |
·塑性铰模型 | 第57-67页 |
·塑性铰模型的计算原理 | 第57-59页 |
·基于纤维模型的截面分析 | 第59-62页 |
·P-△效应 | 第62-64页 |
·滞回分析和损伤评价的计算流程 | 第64-66页 |
·DLUT-RC中的5种塑性铰模型 | 第66-67页 |
·基于塑性铰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评价 | 第67-77页 |
·选取的桥墩试件 | 第67页 |
·计算的性态评价指标 | 第67-69页 |
·桥墩力-位移滞回曲线 | 第69-72页 |
·桥墩参数对性态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72-75页 |
·加载方式对损伤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75-77页 |
·主要认识 | 第77页 |
·建议的一种新的塑性铰模型 | 第77-86页 |
·建议的塑性铰模型 | 第77-80页 |
·建议塑性铰模型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 第80-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4 基于纤维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评价 | 第87-111页 |
·基于有限元刚度法的纤维单元 | 第87-91页 |
·基本假设和规定 | 第87-88页 |
·单元位移模式 | 第88-89页 |
·几何方程 | 第89页 |
·物理方程 | 第89页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89-91页 |
·单元分析 | 第91页 |
·基于有限元柔度法的纤维单元 | 第91-98页 |
·基本假定 | 第91页 |
·局部坐标和整体坐标下的单元变量 | 第91-93页 |
·单元增量几何方程 | 第93页 |
·单元增量物理方程 | 第93页 |
·单元结点力和截面力之间的关系 | 第93页 |
·单元结点位移和截面变形之间的关系 | 第93-94页 |
·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 第94页 |
·刚体位移的添加 | 第94-95页 |
·单元分析 | 第95-98页 |
·DLUT-RC程序纤维模型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 第98-100页 |
·非线性迭代方法 | 第98-99页 |
·节点锚固纵筋粘结滑移的影响 | 第99页 |
·奇异阵的处理 | 第99-100页 |
·数值积分 | 第100页 |
·基于纤维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评价 | 第100-108页 |
·纤维单元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00-102页 |
·桥墩滞回曲线分析 | 第102-104页 |
·桥墩抗震性态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104-108页 |
·主要认识 | 第108页 |
·塑性铰模型和纤维梁柱单元的比较 | 第108-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5 利用振动台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 | 第111-133页 |
·基于位移的钢筋混凝土原型桥墩设计 | 第111-113页 |
·桥墩设计条件 | 第111页 |
·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原则 | 第111-112页 |
·原型桥墩设计方案 | 第112-113页 |
·钢筋混凝土桥墩振动台试验设计 | 第113-118页 |
·相似关系 | 第113-114页 |
·模型试件设计 | 第114-116页 |
·材料性能参数 | 第116页 |
·配重方案 | 第116-117页 |
·输入地震动 | 第117-118页 |
·试验工况 | 第118页 |
·基于位移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118-126页 |
·试验现象 | 第118页 |
·试件地震反应分析 | 第118-125页 |
·试验的主要认识 | 第125-126页 |
·弯剪相互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破坏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126-132页 |
·试验现象及比较 | 第126-127页 |
·试件地震反应分析 | 第127-131页 |
·试验的主要认识 | 第131-132页 |
·小结 | 第132-13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3页 |
附录A DLUT-RC程序介绍 | 第143-151页 |
A.1 简述 | 第143页 |
A.2 使用说明 | 第143-149页 |
A.2.1 参数设置菜单 | 第143-146页 |
A.2.2 材料本构关系菜单 | 第146页 |
A.2.3 计算分析菜单 | 第146-148页 |
A.2.4 数据处理菜单 | 第148-149页 |
A.3 输入文件和输出结果 | 第149-151页 |
A.3.1 输入文件 | 第149-150页 |
A.3.2 输出结果 | 第150-151页 |
附录B 雨流计数法 | 第151-155页 |
B.1 雨流计数法原理 | 第151-152页 |
B.2 程序实现 | 第152-155页 |
B.2.1 数据压缩 | 第152-154页 |
B.2.2 循环数提取 | 第154-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55-1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