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8-12页 |
(一) 研究设计 | 第8页 |
(二) 病例来源 | 第8页 |
(三)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四) 纳入标准 | 第9页 |
(五) 排除标准 | 第9页 |
(六) 试验病例的终止、脱落及剔除 | 第9-10页 |
(七) 病情轻重程度评定标准 | 第10页 |
(八) 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九)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 第11-12页 |
三、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第12页 |
(一) 观察表的设计与填写 | 第12页 |
(二) 观察表的记录要求 | 第12页 |
(三)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2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12-19页 |
(一)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2-14页 |
(二) 治疗组和配伍组治疗前 YGTSS 量表积分比较 | 第14页 |
(三) 治疗组和配伍组治疗前 CBCL 积分比较 | 第14-15页 |
(四) 治疗组与配伍组总疗效比较 | 第15页 |
(五) 治疗组与配伍组治疗前后 YGTSS 量表总积分比较 | 第15页 |
(六) 治疗组与配伍组在运动性抽动的疗效比较 | 第15-16页 |
(七) 治疗组与配伍组在发声性抽动的疗效比较 | 第16页 |
(八) 治疗组与配伍组中医证候改善率的比较 | 第16页 |
(九) 年龄、病程与疗效关系的比较 | 第16-17页 |
(十) 治疗组与配伍组治疗后脑电图的比较 | 第17页 |
(十一) 治疗组和配伍组治疗前后 CBCL 积分比较 | 第17页 |
(十二) 治疗组和配伍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的比较 | 第17-18页 |
(十三) 随访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9页 |
一、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 | 第20-22页 |
二、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 | 第22-26页 |
三、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组方原理 | 第26-27页 |
四、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中的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一) 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有效方法 | 第27页 |
(二) 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第27页 |
(三) 理气健脾、熄风化痰法可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动作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 第27-28页 |
五、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28-29页 |
(一)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二)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综述 | 第32-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