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锅炉火焰的智能检测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锅炉火焰检测概述 | 第10-11页 |
| ·火焰检测在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 第10-11页 |
| ·火焰检测在燃料调节系统的应用 | 第11页 |
| ·火焰检测器概述 | 第11-13页 |
| ·火焰检测器的发展史 | 第11页 |
| ·火焰检测器的现状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3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火焰检测与火焰检测器 | 第15-28页 |
| ·锅炉燃烧的基本情况 | 第15-19页 |
| ·四角切圆燃烧方式概况 | 第15-17页 |
| ·四角切圆燃烧的特点 | 第17页 |
| ·锅炉火焰的特性 | 第17-18页 |
| ·锅炉火焰在不同燃烧阶段的变化过程 | 第18-19页 |
| ·火焰检测的光电技术原理 | 第19页 |
| ·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 | 第19页 |
| ·辐射度学和光度学 | 第19页 |
| ·火焰检测器 | 第19-23页 |
| ·火检探头 | 第19-22页 |
| ·智能火焰检测装置 | 第22-23页 |
| ·智能火焰检测装置的试验 | 第23-24页 |
| ·智能火焰检测装置的优点 | 第24页 |
| ·智能火焰检测装置的实用性分析 | 第24-26页 |
| ·火焰检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26页 |
| ·火焰检测的研究前景 | 第26-28页 |
| 第3章 火焰检测研究平台 | 第28-38页 |
| ·平台的基本设想 | 第28-29页 |
| ·平台的系统构成 | 第29-30页 |
| ·平台的基本构成 | 第29页 |
| ·板卡 | 第29-30页 |
| ·平台的软件实现 | 第30-38页 |
| ·驱动方式的选择 | 第30页 |
| ·组态 | 第30-31页 |
| ·组态王 | 第31-32页 |
| ·组态王与板卡通讯的功能 | 第32-34页 |
| ·平台的软件实现 | 第34-38页 |
| 第4章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火焰检测模糊控制算法 | 第38-55页 |
| ·模糊控制 | 第38-44页 |
| ·模糊控制概述 | 第38页 |
| ·概念 | 第38-39页 |
| ·变量选择与论域分割 | 第39页 |
| ·隶属度函数的型式 | 第39-41页 |
| ·模控制规则的来源 | 第41-42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型式 | 第42页 |
|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第42-43页 |
| ·解模糊化 | 第43-44页 |
| ·信息融合技术 | 第44-47页 |
| ·信息融合技术的概述 | 第44页 |
| ·信息融合的三个层次 | 第44-45页 |
| ·信息融合的技术与方法 | 第45页 |
| ·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 | 第45-46页 |
| ·信息融合的步骤 | 第46页 |
| ·信息融合技术的特点 | 第46-47页 |
| ·使用信息融合技术的问题 | 第47页 |
| ·模糊融合网络 | 第47-48页 |
| ·火焰检测的模糊融合算法 | 第48-49页 |
| ·火焰频谱数据建模 | 第48-49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49-55页 |
| ·控制器输入量及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49-50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 | 第50-51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第51页 |
| ·确定模糊控制规则 | 第51-52页 |
| ·加权调整因子的确定 | 第52-53页 |
| ·非模糊化 | 第53-5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