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数字电视复用器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MPEG-2 标准简介 | 第12-15页 |
·MPEG-2 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节目特定信息(PSI)简介 | 第14-15页 |
·DVB-SI 标准简介 | 第15-16页 |
·本文内容与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NIOSII 的复用器原理分析 | 第17-27页 |
·NIOSII 软核介绍 | 第17-19页 |
·NIOII 软核概述 | 第17-18页 |
·NIOSⅡ软核的特点 | 第18-19页 |
·复用器整体方案 | 第19-26页 |
·PSI 分析模块 | 第21页 |
·PID 映射模块 | 第21-23页 |
·复用交织及包管理模块 | 第23-25页 |
·包同步检测模块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UC/OS-II 在复用器上的移植和运行 | 第27-34页 |
·UC/OS-II 简介 | 第27-28页 |
·UC/OS-II 在 NIOSII 上的移植 | 第28-32页 |
·UC/OS-II 在 NIOSII 上的运行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PSI/SI 信息表设计 | 第34-54页 |
·条件接收表(CAT)设计 | 第35-38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35-36页 |
·CAT 表设计 | 第36-38页 |
·网络信息表(NIT)设计 | 第38-41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38-39页 |
·NIT 表设计 | 第39-41页 |
·业务群关联表(BAT)设计 | 第41-43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41页 |
·BAT 表设计 | 第41-43页 |
·业务描述表(SDT)设计 | 第43-46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43-44页 |
·SDT 表设计 | 第44-46页 |
·事件信息表(EIT)设计 | 第46-49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46页 |
·EIT 表设计 | 第46-49页 |
·时间和日期表(TDT)设计 | 第49页 |
·时间偏移表(TOT)设计 | 第49-51页 |
·描述符的选择 | 第49-50页 |
·TOT 表设计 | 第50-51页 |
·运行状态表(RST)设计 | 第51-52页 |
·填充表(ST) | 第52页 |
·间断信息表(DIT)设计 | 第52页 |
·选择信息表(SIT)设计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LAN91C111 的复用器远程控制和数据插入方案 | 第54-64页 |
·以太网控制器芯片LAN91C111 | 第54-55页 |
·远程控制和数据插入方案的提出及其特点 | 第55-57页 |
·远程控制和数据插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 第57-63页 |
·嵌入式系统通信模块程序流程 | 第58-60页 |
·主机控制软件程序结构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以及结论分析 | 第64-76页 |
·NIT 表控制软件设置以及测试结论分析 | 第65-68页 |
·SDT 表控制软件设置以及测试结论分析 | 第68-71页 |
·EIT 表控制软件设置以及测试结论分析 | 第71-73页 |
·TDT/TOT 表控制软件设置以及测试结论分析 | 第73-76页 |
第七章 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4页 |
附录1 复用器主板图 | 第81-82页 |
附录2 ASI 接口卡 | 第82-83页 |
附录3 系统前期开发板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