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文献回顾 | 第16-23页 |
|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极限平衡分析法 | 第16-17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7-19页 |
| ·可靠度方法 | 第19页 |
| ·人工智能方法 | 第19-20页 |
| ·其它非线性方法 | 第20页 |
| ·国内外岩土体强度模拟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混凝土骨料数值模拟 | 第21-22页 |
| ·岩石(体)和土体数值模拟 | 第22-23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3-25页 |
|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25-27页 |
| ·研究成果 | 第25-26页 |
| ·创新点 | 第26-27页 |
| ·论文结构 | 第27-29页 |
| 第2章 冰碛土结构和强度的元胞自动机-三轴数值模拟方法 | 第29-67页 |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9-33页 |
| ·元胞自动机基本原理 | 第33-37页 |
|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 第34页 |
| ·元胞与元胞空间 | 第34-36页 |
| ·元胞演化规则 | 第36-37页 |
| ·元胞自动机的表示 | 第37页 |
| ·FLAC~(3D)基本原理 | 第37-40页 |
|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 第38-39页 |
| ·运动方程 | 第39页 |
| ·应变、应力及节点不平衡力 | 第39页 |
| ·阻尼力 | 第39-40页 |
| ·计算循环 | 第40页 |
| ·模拟冰碛土结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40-49页 |
| ·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 ·程序框图 | 第42-43页 |
| ·程序功能及使用 | 第43-44页 |
| ·模拟结果 | 第44-49页 |
| ·冰碛土三轴数值模拟试验 | 第49-57页 |
| ·输入参数的选取 | 第49页 |
| ·试验内容 | 第49-50页 |
| ·试验步骤 | 第50-51页 |
| ·试验结果 | 第51-57页 |
| ·冰碛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 ·冰碛土变形特性分析 | 第57-58页 |
| ·冰碛土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59页 |
| ·砾石含量 | 第58页 |
| ·砾石展布形态 | 第58-59页 |
| ·围压 | 第59页 |
| ·加载速率 | 第59页 |
| ·门限砾石直径 | 第59页 |
| ·冰碛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 | 第59-65页 |
| ·随机变量c和φ的统计分析 | 第60-62页 |
| ·抗剪强度风险模型 | 第62-63页 |
| ·抗剪强度确定性模型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3章 强烈节理化辉长岩体强度估计的地质强度指标(GSI)法 | 第67-76页 |
| ·地质强度指标(GSI)法基本原理 | 第67-74页 |
| ·广义Hoek-Brown破坏准则 | 第67-69页 |
| ·完整岩石性质 | 第69-70页 |
| ·地质强度指标(GSI) | 第70-73页 |
| ·变形模量 | 第73页 |
| ·M-C准则等效抗剪强度参数 | 第73-74页 |
| ·太和铁矿露天采场强烈节理化辉长岩体强度估计 | 第74-75页 |
| ·岩体分类及强度估计输入参数 | 第74页 |
| ·岩体强度估计结果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4章 边坡稳定性3D数值分析 | 第76-103页 |
| ·太和铁矿西帮冰碛土边坡工程地质模型 | 第76-78页 |
| ·边坡工程地质单元的地貌、地质特性 | 第76-77页 |
| ·地质条件的简化 | 第77-78页 |
| ·计算条件 | 第78-81页 |
| ·计算模型 | 第78-80页 |
| ·约束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80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 第80-81页 |
| ·计算过程 | 第81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1-101页 |
| ·位移场规律分析 | 第82-89页 |
| ·应力场规律分析 | 第89-95页 |
| ·塑性区分布规律分析 | 第95-98页 |
| ·地下水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第98-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5章 边坡可靠度分析 | 第103-118页 |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103-105页 |
| ·相关方法基本原理 | 第105-112页 |
| ·简化一次二阶矩法基本原理 | 第105-108页 |
| ·最小可靠度指标的定义 | 第105页 |
| ·可靠度指标的表达式 | 第105-107页 |
| ·最小可靠度指标(β_(mim))破坏面的确定 | 第107-108页 |
|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108-109页 |
| ·Rosenblueth法基本原理 | 第109-111页 |
| ·蒙特卡洛模拟法基本原理 | 第111-112页 |
| ·计算结果与结果分析 | 第112-117页 |
| ·计算结果 | 第112-115页 |
| ·简化一次二阶矩法计算结果 | 第112-113页 |
| ·Rosenblueth法计算结果 | 第113-114页 |
| ·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结果 | 第114-115页 |
| ·结果分析 | 第115-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 第6章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8-120页 |
| ·结论 | 第118-119页 |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 附录一 | 第127-128页 |
| 附录二 | 第128-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