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5-9页 |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5-6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6-7页 |
(三)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7-8页 |
(四) 本文创新 | 第8-9页 |
一、奥肯定律和有效就业理论 | 第9-13页 |
(一) 奥肯定律 | 第9-10页 |
1、奥肯定律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2、奥肯定律的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二) 我国失业统计的特征和有效就业理论 | 第10-13页 |
1、中国的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 第10-11页 |
2、有效就业理论 | 第11-13页 |
二、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实证分析和检验 | 第13-24页 |
(一)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形势 | 第13-15页 |
(二) 有效就业的测算 | 第15-18页 |
1、农村隐性失业人口的计算 | 第15-16页 |
2、城镇隐性失业人口的计算 | 第16-18页 |
(三) 回归分析 | 第18-24页 |
1、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和真实GDP 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第18页 |
2、总失业率和真实GDP 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第18-20页 |
3、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变化在中国的真实反映 | 第20-24页 |
三、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形势紧张的原因分析 | 第24-32页 |
(一) 经济性因素 | 第24-29页 |
1、技术进步和和资本投入的加大挤出了劳动力的投入 | 第24-27页 |
2、产业经济结构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 | 第27-29页 |
(二) 历史性因素 | 第29-32页 |
1、过剩劳动人口的转移决定了失业问题日趋紧张 | 第29-30页 |
2、结构性失业加剧了失业问题的复杂性 | 第30-31页 |
3、刚性的劳动力市场限制了就业人口的流动性 | 第31-32页 |
四、改善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的政策建议 | 第32-36页 |
1、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32页 |
2、 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警惕产能过剩带来的失业 加剧危机。 | 第32-34页 |
3、发展人力资本,减少结构性失业 | 第34页 |
4、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刚性,以求提高奥肯系数,扩大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推动作用。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