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公民教育平等权 | 第7-18页 |
第一节 教育平等权的涵义与内容 | 第7-15页 |
一、教育平等权的含义 | 第7-8页 |
二、教育平等权的内容 | 第8-15页 |
第二节 教育平等权的重要性 | 第15-18页 |
一、教育平等权对公民个人的积极意义 | 第15页 |
二、教育平等权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资源分配 | 第18-23页 |
第一节 教育资源配置概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教育平等权与教育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平等权应遵循的原则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我国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表现及实证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 第23-28页 |
一、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间分配的不公平 | 第23-24页 |
二、教育资源在全国各地区之间配置的不公平 | 第24-25页 |
三、教育资源城乡之间配置的不公平 | 第25-26页 |
四、教育资源配置的校际之间的不公平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原因的简要分析 | 第28-30页 |
一、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管理缺少统一的立法 | 第28页 |
二、社会发展不均衡引起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 第28-29页 |
三、权力寻租与教育腐败的伴生 | 第29页 |
四、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制教育体系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加强和改善我国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公民教育平等权 | 第30-40页 |
第一节 重视教育平等权宣传,树立领导者的法律意识 | 第30页 |
第二节 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财政拨款主渠道作用,提高利用效益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改变城乡二元制和差异制配置方式,实行适当倾斜的政策 | 第31页 |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对教育资源的法律调控 | 第31-40页 |
一、当前我国对教育资源配置采取法律调控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二 法律调控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和途径 | 第33-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