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内容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网络犯罪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现状第9-11页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特点第11-15页
  一、犯罪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第11-12页
  二、隐蔽性极强,破案取证十分困难第12页
  三、社会危害特别严重第12页
  四、高智能性特征明显第12-13页
  五、作案动机简单,通常非由经济利益驱动第13页
  六、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十分显著第13-14页
  七、具有国际性特点第14页
  八、犯罪侵害的目标较集中第14-15页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类型及构成特征第15-26页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类型第15-23页
  一、网络色情第15-16页
  二、网络恐怖活动和网上造谣第16-17页
  三、网络诈骗第17-19页
  四、网上贩卖、销售违禁物品第19页
  五、侮辱诽谤、侵犯个人隐私第19-20页
  六、侵入他人网站、主页、电子信箱第20页
  七、网上盗窃第20-21页
  八、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第21页
  九、网上赌博第21-22页
  十、伪造证件、货币第22页
  十一、教唆、煽动各种犯罪,传授各种犯罪方法第22页
  十二、网上毒品交易第22-23页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构成特征第23-26页
  一、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第23-24页
  二、网络犯罪的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第24页
  三、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第24页
  四、网络犯罪的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违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第24-26页
第三章 网络犯罪的治理和预防第26-33页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原因第26-29页
  一、主观原因第26-27页
  二、客观原因第27-29页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治理及预防第29-33页
  一、治理及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第29-30页
  二、治理及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第30-33页
第四章 我国治理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第33-39页
 第一节 我国治理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第33-35页
  一、我国治理网络犯罪的立法体系第33-34页
  二、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网络犯罪第34-35页
 第二节 我国网络刑事立法的不足及完善建议第35-39页
  一、行为人低龄化对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影响第35-36页
  二、应增加单位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规定第36页
  三、应科学规定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第36页
  四、进一步明确刑法中网络犯罪内容的规定第36-37页
  五、适当提高法定刑,增加刑种第37页
  六、对网络系统的保护范围应更宽泛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有关部分现存吟诵音乐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核—核散射的微观光学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