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6页 |
第一节 平菇概述 | 第11-12页 |
·平菇的分类及栽培 | 第11页 |
·平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24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13-17页 |
·同工酶标记 | 第13页 |
·RFLP标记 | 第13-14页 |
·RAPD标记 | 第14-15页 |
·SRAP标记 | 第15页 |
·微卫星间隔(ISSR) | 第15-16页 |
·SCAR标记 | 第16页 |
·AFLP标记 | 第16-17页 |
·核糖图谱(聚合酶链反应酶解图谱) | 第17页 |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24页 |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遗传育种及杂种、融合子、转化子的鉴定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菌株鉴定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在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分子标记在构建遗传图谱和基因克隆及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分子标记在系统进化与遗传变异分析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线粒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秀珍菇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分析 | 第26-44页 |
前言 | 第26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1. 供试菌株 | 第26-27页 |
2. 培养基 | 第27页 |
3. 菌丝培养 | 第27页 |
4. 试剂仪器 | 第27-28页 |
5. CTAB法提取DNA | 第28页 |
6. RAPD、ISSR、SRAP引物 | 第28-29页 |
7.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程序 | 第29页 |
8. DNA检测 | 第29-30页 |
9.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结果和分析 | 第31-41页 |
1. DNA质量 | 第31页 |
2. ISSR分析 | 第31-34页 |
·ISSR多态性 | 第31-33页 |
·供试菌株间的相异性和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3. SRAP分析 | 第34-37页 |
·SRAP多态性 | 第34-35页 |
·供试菌株间的相异性和聚类分析 | 第35-37页 |
4. RAPD分析 | 第37-39页 |
·RAPD多态性 | 第37页 |
·供试菌株间的相异性和聚类分析 | 第37-39页 |
5. RAPD、ISSR、SRAP综合分析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三章 鲍鱼菇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分析 | 第44-55页 |
前言 | 第44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结果和分析 | 第45-54页 |
1. RAPD、ISSR、SRAP的多态性分析 | 第45-47页 |
2. RAPD、ISSR、SRAP综合分析 | 第47-48页 |
3. 核糖体DNA(rDNA)的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 | 第48-54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凤尾菇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分析 | 第55-62页 |
前言 | 第5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第二节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6-62页 |
1. RAPD、ISSR、SRAP多态性 | 第56-57页 |
2. RAPD、ISSR、SRAP综合分析 | 第57-58页 |
3. 子实体形态 | 第58页 |
4. 核糖体DNA(rDNA)的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 | 第58-60页 |
5. 讨论 | 第60-62页 |
第五章 高温平菇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分析 | 第62-67页 |
前言 | 第62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第二节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63-67页 |
1. RAPD、ISSR、SRAP多态性 | 第63-64页 |
2. RAPD、ISSR、SRAP综合分析 | 第64-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附表1-8 | 第74-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