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总论 | 第8-2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一些相关理论简述 | 第15-19页 |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15-16页 |
| ·金融全球化理论 | 第16页 |
| ·可竞争市场理论 | 第16-1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2.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1-34页 |
| ·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与方式 | 第21-25页 |
| ·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 ·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方式 | 第23-25页 |
| ·外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的一般效应分析 | 第25-26页 |
| ·外资进入的竞争压力效应 | 第25-26页 |
| ·外资进入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26页 |
| ·外资进入的市场化改革效应 | 第26页 |
|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具体分析 | 第26-30页 |
|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业务与服务手段方面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人才与客户方面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方面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第30页 |
| ·外资进入中资银行的案例:以上海银行为例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3.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4-48页 |
| ·变量选取与定义 | 第34-35页 |
|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4页 |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4-35页 |
| ·数据与模型说明 | 第35-36页 |
| ·数据说明 | 第35页 |
| ·模型说明 | 第35-36页 |
| ·计量结果及国际比较分析 | 第36-47页 |
| ·计量方法选择 | 第36-38页 |
| ·计量估计结果 | 第38-42页 |
| ·结论的详细分析 | 第42-45页 |
| ·计量结果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基于外资进入的我国银行业应对策略选择 | 第48-57页 |
| ·全面提升中资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 第48-52页 |
| ·推进银行产权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 | 第48页 |
| ·构建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 第48-49页 |
| ·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 第49-50页 |
| ·加大金融技术创新力度与加快金融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50页 |
| ·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的主动学习能力 | 第50页 |
| ·大力发展中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 第50-51页 |
| ·努力提升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 第51-52页 |
| ·为中外资银行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52-55页 |
| ·创造中外资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 | 第52-53页 |
| ·对外资银行实施有效监管与引导 | 第53-54页 |
| ·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 第54-55页 |
| ·渐进式地推进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表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