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李震对中西传统无神主义批判 | 第9-21页 |
第一节 对西方传统无神主义的探讨 | 第9-15页 |
一 西方古代无神主义 | 第10-11页 |
二 西方近代无神主义 | 第11-14页 |
三 西方古代和近代无神主义的特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无神主义的探讨 | 第15-21页 |
一 先秦哲学中的无神主义思想 | 第16-18页 |
二 中国古代各思想家对无神主义的探讨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李震对中西当代无神主义批判 | 第21-31页 |
第一节 当代西方无神主义 | 第21-24页 |
一 存在主义 | 第21-22页 |
二 实证主义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无神主义 | 第24-31页 |
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 | 第24-26页 |
二 实证主义 | 第26-27页 |
三 现代儒家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无神主义的本质 | 第31-40页 |
第一节 无神主义现象的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对中西无神主义特征的揭示 | 第34-36页 |
一 对内在性的认识 | 第34-35页 |
二 对超越性的认识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中西无神主义的共同特质 | 第36-38页 |
第四节 对待无神主义的态度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普遍而开放的人文主义——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点 | 第40-54页 |
第一节 普遍的人文主义 | 第40-46页 |
一 普遍的人文主义与极端的人文主义 | 第40-45页 |
二 普遍的人文主义的观点及意义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开放的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中国人的宗教世界 | 第47-50页 |
第四节 新世纪里对宗教信仰及命运走向的探讨 | 第50-52页 |
第五节 做基督徒与做中国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李震思想之探讨 | 第54-58页 |
第一节 提供一种可能的思想路向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检讨对西方思想及中国传统思想的认识 | 第55-56页 |
第三节 为当代中国的思想建构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点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