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结构杆件损伤识别原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桅杆结构的应用与破坏事故 | 第10-14页 |
·桅杆结构的工程应用 | 第10-12页 |
·桅杆结构破坏事故简介 | 第12-14页 |
·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4-19页 |
·有关桅杆结构振动的研究 | 第14-16页 |
·结构损伤识别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基于频域的识别方法 | 第16-18页 |
·基于时域的识别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时频分布的识别方法 | 第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桅杆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 第21-31页 |
·桅杆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 第21-26页 |
·非线性和线性系统比较 | 第21页 |
·桅杆结构的主要非线性 | 第21-22页 |
·桅杆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 | 第22-24页 |
·动力分析相关算法 | 第24-26页 |
·Newmark-β算法 | 第24-25页 |
·完全的Newton-Raphson算法 | 第25-26页 |
·桅杆结构的振动分析 | 第26-30页 |
·主结构测点位移响应 | 第26-27页 |
·位移响应谱分析 | 第27-28页 |
·一根弦杆损伤前后的响应比较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时频分析与桅杆结构杆件损伤 | 第31-38页 |
·主结构位移响应时程信号时频分析 | 第31-35页 |
·主要的时频分析方法简介 | 第31-32页 |
·解析信号与窗函数的概念 | 第32-33页 |
·位移响应信号时频分析 | 第33-35页 |
·基于谱图的杆件损伤识别初探 | 第35-37页 |
·短时傅立叶变换与谱图的一阶频率矩 | 第35-36页 |
·基于谱图的杆件损伤识别指标 | 第36页 |
·算例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杆件损伤识别的时域方法 | 第38-57页 |
·杆件损伤识别指标的时域方法 | 第38-42页 |
·竖向杆件损伤对主结构截面惯性矩的影响 | 第38-39页 |
·基于位移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39-41页 |
·基于速度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41-42页 |
·杆件损伤识别的实现步骤与激励方式 | 第42-43页 |
·杆件损伤识别主要步骤 | 第42页 |
·结构自振的激励实现方法 | 第42-43页 |
·数值算例仿真分析 | 第43-53页 |
·两种损伤识别时域方法比较 | 第43-44页 |
·基于位移响应的两种指标识别效果比较 | 第44-45页 |
·突卸荷载激励下杆件损伤识别 | 第45-49页 |
·一根与两根弦杆损伤的识别 | 第45-46页 |
·识别指标对损伤程度的表现 | 第46-47页 |
·突卸荷载大小对损伤识别指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主结构与纤绳连接处的弦杆损伤识别 | 第48页 |
·对另两列弦杆损伤与腹杆损伤的识别 | 第48-49页 |
·反冲激励下杆件损伤识别 | 第49-51页 |
·对另一桅杆结构杆件损伤识别 | 第51-53页 |
·测点优化与噪声影响分析 | 第53-56页 |
·测点优化后的杆件损伤识别 | 第53-54页 |
·测量噪声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 | 第63-6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