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烟蚜的防治及抗药性研究 | 第12-20页 |
·烟蚜的危害特点及药剂防治现状 | 第12-13页 |
·烟蚜的抗性现状 | 第13-15页 |
·噻虫胺对烟蚜的抗性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影响棉蚜抗药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 第18-20页 |
·噻虫胺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噻虫胺的抗性问题研究现状 | 第21页 |
·颗粒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噻虫胺对烟蚜天敌等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噻虫胺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供试药剂、试剂和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供试药剂 | 第24页 |
·主要供试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供试昆虫 | 第25-26页 |
·供试蚜虫及饲养 | 第25-26页 |
·毒力测定方法 | 第26页 |
·毛细管点滴法 | 第26页 |
·叶片浸渍法 | 第26页 |
·叶柄内吸法 | 第26页 |
·增效剂活体增效作用测定 | 第26页 |
·生化测定方法 | 第26-31页 |
·羧酸酯酶活性的测定 | 第26-28页 |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测定 | 第29-30页 |
·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离体酶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酶液制备 | 第31页 |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5%噻虫胺颗粒剂的配置及质量检测 | 第32-33页 |
·颗粒剂的配置 | 第32页 |
·5%噻虫胺颗粒剂分析方法研究 | 第32-33页 |
·噻虫胺颗粒剂对烟蚜的药效测定及对烟草植株的影响 | 第33-34页 |
·5%噻虫胺颗粒剂及5%涕灭威颗粒剂对烟蚜的持效性测 | 第33页 |
·5%噻虫胺颗粒剂对烟草植株的影响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噻虫胺替代涕灭威防治烟蚜效果评估 | 第34-36页 |
·噻虫胺对烟蚜的作用方式及毒力研究 | 第34页 |
·噻虫胺对烟蚜的致毒机理研究 | 第34-36页 |
·噻虫胺亚致死浓度对烟蚜AChE 比活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噻虫胺亚致死浓度对烟蚜CarE 比活力的影响 | 第35页 |
·噻虫胺对烟蚜离体CarE 的抑制作用 | 第35页 |
·噻虫胺亚致死浓度对烟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噻虫胺、噻虫胺+DEM 对烟蚜离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 第36页 |
·酶抑制剂对噻虫胺的毒力的影响 | 第36页 |
·噻虫胺对烟蚜的应用技术研究 | 第36-43页 |
·噻虫胺颗粒剂及涕灭威颗粒剂对烟蚜的药效对比测定 | 第36-37页 |
·噻虫胺及涕灭威颗粒剂对烟草安全性试验结果 | 第37-39页 |
·5%噻虫胺颗粒剂对烟草植株株高的影响 | 第38页 |
·5%噻虫胺颗粒剂对烟草植株茎粗的影响 | 第38-39页 |
·5%噻虫胺颗粒剂对烟叶产量的影响 | 第39页 |
·噻虫胺颗粒剂质量检测结果 | 第39-43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试验 | 第40页 |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 | 第40-43页 |
4.讨论 | 第43-47页 |
·涕灭威的替代问题研究 | 第43-44页 |
·噻虫胺对烟蚜的生化机理研究 | 第44-45页 |
·噻虫胺颗粒剂的研制及应用 | 第45-47页 |
5.结论 | 第47-4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7.致谢 | 第55-56页 |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