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7页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7-9页 |
第一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第9-15页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涵义 | 第9-10页 |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 第10-11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 第11-12页 |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1页 |
(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 第11-12页 |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物理教学史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概况 | 第15-18页 |
一、我国物理教学史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及启示 | 第15-16页 |
二、境外物理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情况 | 第16-18页 |
第三章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8-25页 |
一、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 | 第18-19页 |
二、物理教材的支持 | 第19-20页 |
三、教育实践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0-25页 |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 第25-38页 |
一、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前提 | 第25-26页 |
二、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 第26-27页 |
三、全方位、全过程渗透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27-33页 |
(一) 课堂教学 | 第27-31页 |
(二) 探究、实验课 | 第31-32页 |
(三) 课外活动 | 第32页 |
(四) 广泛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 第32-33页 |
四、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是巩固教育效果的保证 | 第33-38页 |
(一) 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 第34-35页 |
(二) 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35-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