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节水规划及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绪论 | 第8-18页 |
| 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2 国内外研究动向 | 第8-16页 |
| ·节水灌溉区划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节水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灌溉用水量变化趋势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18-28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0页 |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 ·地貌地形 | 第18页 |
| ·气候条件 | 第18-19页 |
| ·水文条件 | 第19-20页 |
| ·社会环境概况 | 第20-22页 |
| ·行政区划 | 第20-21页 |
| ·人口民族 | 第21页 |
| ·经济概况 | 第21-22页 |
| ·交通运输 | 第22页 |
| ·河北省水资源状况 | 第22-28页 |
| ·水资源供给需求状况 | 第22-25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河北省节水灌溉区划 | 第28-40页 |
| ·灌溉区划的意义及方法论 | 第28-30页 |
| ·模糊聚类法 | 第30-33页 |
| ·数据处理 | 第30-32页 |
| ·模糊聚类的图论法 | 第32-33页 |
| ·河北省农业节水区划 | 第33-40页 |
| ·分区方法 | 第33-36页 |
| ·分区结果 | 第36-37页 |
| ·分区节水措施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河北省作物优化灌溉制度 | 第40-61页 |
| ·作物产量与水分的关系 | 第40-42页 |
| ·作物与水分关系 | 第40-41页 |
|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 第41-42页 |
| ·动态规划法 | 第42-45页 |
| ·动态规划基本概念 | 第42-44页 |
| ·动态规划基本方程 | 第44-45页 |
| ·混沌算法 | 第45-52页 |
| ·混沌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 第45-46页 |
| ·Logistic 混沌模型 | 第46-49页 |
| ·改进的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 | 第49-52页 |
| ·优化灌溉制度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 ·目标函数 | 第52页 |
| ·变量设置 | 第52-53页 |
| ·系统方程 | 第53页 |
| ·条件设置 | 第53-54页 |
| ·优化灌溉制度模型的求解 | 第54-56页 |
| ·动态规划算法在优化灌溉制度模型中的应用 | 第54页 |
| ·变尺度混沌算法在优化灌溉制度模型中的应用 | 第54-56页 |
| ·实例应用 | 第56-61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56-57页 |
| ·优化灌溉制度结果 | 第57-61页 |
| 第四章 河北省灌溉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第61-69页 |
| ·灰色系统理论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 第61-62页 |
|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61-62页 |
|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62页 |
|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及方法 | 第62-63页 |
| ·灌溉用水量变化趋势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63-69页 |
| ·绝对关联度分析 | 第64-66页 |
| ·速率关联度分析 | 第66-67页 |
| ·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 第76-78页 |
| 摘要 | 第78-80页 |
| ABSTRACT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